400年前状元试卷内容(中国唯一一个状元试卷原文)

400年前状元试卷内容(中国唯一一个状元试卷原文)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22 22:43:30

科举制度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历朝历代沿袭使用的选官制度,比起之前按照家世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察举制,科举能够为政权提供真正有才能的人才,也正因如此,科举取士的制度在每一个王朝都保持着实用性。科举有着极为严苛的取士法则,参加的考生需要从底层开始,通过乡试会试一点一点升级,直到进京殿试。他们的身份也会从秀才一步步升到举人。

因为过程不易,所以功名的得来极为艰辛,最后能在殿试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御笔朱批第一名的就是"状元",在古代,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人不说是学富五车,也得是满腹经纶了。科举制沿袭了很多年,古代也出过很多状元,状元的考卷一般都会保存在皇宫里,但是由于改朝换代时期的战火,大部分的状元考卷都被毁了,留存到现在的极少。

但少也不代表没有,山东青州的博物馆还真就藏有这么一份价值连城的宝贝,它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科举状元赵秉忠的一份满分答卷。400年前的状元考卷是什么样的?接下来,小编就带着您一起领略一下明朝的状元答卷。

虽然已经历经百年,但是由于保存完好,我们至今依然可以看到这份答卷上的工整字迹,答卷上方有着万历皇帝的御笔朱批,显示这位考生是"第一甲第一名"。咱们再看看他的文章,这是一篇很典型的八股文,讲述的就是皇帝施政的利弊,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考生与众不同的先进思维。当时科举考试的题目叫《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这题目一般人真的做不来,它是要求考生站在皇帝的立场上考虑施政方针的。

但是状元赵秉忠的这份答卷就写得很是精彩,他认为,皇帝和百姓在天面前都是平等的,皇帝如果想要赢得百姓的拥护,首先就应该施仁政办实事,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政治背景。同时,他也并没有否认刑罚的重要性,他也认为皇帝应该对违法乱纪之人加重惩罚,使之不敢再犯,这样才能以儆效尤。

按照赵秉忠答卷之中头头是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头脑有抱负的有为青年,凭借这份精彩的答卷被选入官场后,他应该也可以为国做出贡献,成为皇帝手下的得力干将的。但是事实并非这样,赵秉忠其人虽然有着满腹才华,但是他为人耿直,不懂得官场的尔虞我诈,况且他的运气不好,他做官的年代,正好是明朝宦官专权的万历时代。万历年间的皇帝朱由校,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木匠皇帝,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十分信赖太监魏忠贤,所以在他当政的这段时间,前朝可谓是一片混乱。

所以状元赵秉忠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早早地就被人陷害,然后失去官职还乡,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不过赵秉忠的考卷还是保留了下来,让人看到了400年前状元的所思所感,只可惜他生不逢时,若是遇到了明君,也许他的才华就能物尽其用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