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状元试卷真迹图片高清(清代状元试卷真迹高清图片图文)

清代状元试卷真迹图片高清(清代状元试卷真迹高清图片图文)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22 22:30:36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试卷真迹,字迹堪比印刷体!与书法家不相上下

推荐语:清朝最后一位状元试卷真迹现世,字迹让现代人汗颜,与书法家不分伯仲。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见字如见人",这足以说明字迹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哪怕到了现如今社会,大家对于字迹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要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家长带孩子去参加书法培训班了。中国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书法家,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位清朝状元的字迹。这位清朝状元试卷真迹现世之后,看了他的字迹大家十分汗颜,和书法家不相上下

科举制度的来源

以前的科举考试就相当于现在考公务员一样,要经过重重把关。在以前只有靠自己的实力,才能获得名次。科举考试在中国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对于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21世纪的现代人,我们对于古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对于参加考试人的字迹自然也相当陌生。就拿现在考试来说,老师一定会要求你字迹清晰,如果字迹模糊,显然是拿不到高分的。科举考试对于字迹的要求要更加的严格,不仅要清晰,还要写的美观。

对于以前的百姓来说,科举考试是自己鲤鱼跃龙门的唯一机会。有钱人可以去买官,但是穷人只能靠真才实学。可能大家通过电视剧觉得科举考试并不公平,里面有很多小九九,会有官员把考卷卖出去,或是参加考试的人用一些旁门左道把小抄带进考场。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古代科举考试是相当严格的,要经过考官的重重检查以后,考试人员才能进场。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像我们现在的考试,除了进场前的检查以外,还要视频监控整场考试。古代没有监控,但是考官的火眼金睛能够捕捉到一切。

科举制度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萌芽的,在唐朝才成型。从唐朝开始一直到光绪年间,科举考试成了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重要场合。清朝的落幕,也让科举淡出了历史舞台。之前中国最后一位科举状元考卷真迹曝光之后,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位科举状元的字迹让现代人汗颜。中国科举考试最后一位状元的名字叫做刘春霖,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没有能力照顾年幼的他,在他6岁时把他送回了老家,托付给了哥哥嫂子。刘春霖小小年纪在私塾读书,就显露出了自己的才华。

刘春霖的科举之路

刘春霖的父亲不愿意儿子的才华被埋没,省吃俭用凑足了他的学费,把他送到了保定莲池书院读书。他知道父母很辛苦,所以特别努力学习,从来没有松懈。当时清朝已经走下坡路,慈禧太后想要从科举中得到一些吉兆,所以满清朝廷照例举办了殿试。刘春霖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去参加了考试。对于科举考试主考大臣们不敢马虎,经过认真挑选之后,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给了慈禧太后,让慈禧太后来定夺。所以说那时候的科举考试除了自己要有真实力以外,运气也很关键。刘春霖就是那个幸运儿,因为当时他的考卷并不是考官心里面的第一名,要不是慈禧太后他还拿不到状元呢!

慈禧太后为了保持自己的体面,慢悠悠地翻开了这些被主考官传上来的试卷,慈禧太后看到夺魁的举子字迹流利清秀,词藻顺畅华丽,心情非常不错。但是当慈禧太后看到考生名字的时候,脸一下子就臭了,因为这个考生的名字叫做朱汝珍。透过这个名字,慈禧太后想到了珍妃,恰好这位考生又是广东人,让慈禧太后又联想到了洪秀全等大逆不道之人,所以把他给淘汰了。这个考生实力是有的,但是无奈名字不招慈禧太后喜欢,白白错过了这次机会。

第2份试卷就是刘春霖的,慈禧太后看到考生的名字就非常开心,觉得春霖两个字有吉兆的意头,再加上字迹也非常的俊秀,于是就让他成为了状元,不过当时的清朝早就已经是风雨中飘零的浮木了,此后10年不到的时间就灭亡了。当时袁世凯想要做皇帝,于是他拉拢了清朝老臣子来壮大声势。刘春霖被他委任为总统内史,但是因为袁世凯自立为王的计划没有成功之后,刘春霖便辞去了公职闲赋在家。

刘春霖晚年卖字为生

在抗日时期,日本人也曾想过要拉拢这位状元,但是被他给严词拒绝了。虽然满清政府已经没落,但是身为文人的他不愿意成为一个卖国贼。拒绝了日本人之后,日本人见拉拢不了刘春霖,便把他历年收藏的各类书籍都给搬空了。到了晚年,苦于生活,他以写字卖文筹资来养活自己。身为满清最后一位状元的他,书法影响颇广,所以当时有很多人找他写字。这位状元享年72岁,在1944年的时候,因为心脏病突然离世了。

中国古代对于字迹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仅在写字的时候要注重字体的整齐,还要美观,也是因为种种的要求才衍生出了方块字。在以前写好一个字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后来为了解决普遍的文盲情况,所以对文字进行了改革。现在社会真的很难找到,像以前那样写的一手好字的文人了。

方块字也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好好的保护和传承,但是随着时代不断的改变,会写方块字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都市高速的发展,每天都在争分夺秒的去创造经济,很少有人会沉下心来,花费许多的时间去写一个方块字,这对于我们国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总结:刘春霖身为清朝最后一位状元,晚年还要靠卖字为生,最后下场凄凉。但是即便是在自己最窘迫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去投靠日本人。这一份情怀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刘春霖的故事有没有让你对爱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