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有义务向学生公布班级考试总的情况。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各学科在班级中的位置是不清楚的,如果教师作一下简单的分析,学生马上可以认清自己在班级中的具体位置,这样他可以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应公布每次考试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班级各分数段的人数,这样可以使学生认清自己该学科在班级中的位置,以及自己跟上次考试可以作一下对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有上进心的学生若进步的话,他在以后的学习中就更有信心了;若退步的话,他会想其它办法来弥补这一次考试不足的地方。
(二)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建立学科档案,这样教师不但可以使学生知道他自己该学科总的情况,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教师也可以掌握每个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具体情况,在学期末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
(三)教师应及时批改试卷。人的记忆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若考试时间与讲评时间距离较远的话,学生对自己考试时的解题思路早已遗忘,对于错的解题思路就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了,即使学生做了订正,但错的解题思路在下一次测试时重新出现的可能性仍旧比较大。更何况时间一长,教师可能已转入其他单元的教学,即使有些学生想补一补薄弱的环节,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也无力补前面学过的内容了。
(五)教师还要与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做好交流工作。一是要分析试卷的难易程度;二是要分析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三是有没有出现独特的解题方法,若有,一方面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二是可以把此解题方法推荐给学生;四是了解其它平行班的考试成绩,教师要清楚与其它班的差距;五是与其他教师一起分析试题本身的情况,难度、信度、区分度等等,使下一次能出一份更适合我们自己学生水平的试题。
(六)教师要重视对试卷的讲评方式。不同的讲解方式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讲评试卷无需面面俱到,因为有些问题凭学生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解决的。试卷如果比较简单的话,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把试卷发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先订正,然后教师张贴一下答案,接着在课堂时间里,教师只需要把考到的知识点归类,强调这份试题涉及到的学科思想方法等等内容,而且还需要把有些题目的一题多解的情况向学生介绍,必要时还要适当点评多种解法中的独特解法。对于试卷难度较高的试题,学生要的不是正确答案,他们需要的是他们为什么在考试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因此,教师要突出分析解题的思路,总结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
总之,试卷的讲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作为教育者要积极探索,寻求更有利于我们教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