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难度系数是零点几是最难的(试卷难度系数0.75难还是0.85难)

试卷难度系数是零点几是最难的(试卷难度系数0.75难还是0.85难)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20 13:19:09

对试卷题目难度的把握,可以说一直是写稿者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也是业界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来说,不论是教学一线的老师,还是公司内部的组稿编辑,写稿者的经验水平与学生不在一个量级,对题目难易度的感知差距很大。即使写稿之前已经明确了这一点,强调了这一点,写稿者仍然很难真正摆脱多年形成的思维和感知的惯性,也不可能完全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去理解题目的难度。因此,命题时就会觉得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没意思,对学生没有训练价值。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考试通常面向的不是一个、几个或者少部分学生,而是一个整体,起码是一个班级整体,应考虑到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对多数学生来说,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的主要目标。对一部分学习水平层次较高的学生,才可能更侧重拔高。另外,试卷写稿者还容易进入另一个更普遍的误区,就是“选好题”。选材时搜集到很多好题,都舍不得“丢弃”,于是就集中到了试卷中。这些题单独看的话确实都很好,考查角度新颖,突出重要考点,而且可能难度也不太大。但是当把它们集中起来的时候,问题就产生了,每个题目难度不是很大,可是试卷的整体难度却在无形中“拔”上去了。这个问题可能比第一个认识误区更不容易克服。

客观方面来说,题目的难易程度,或者说难度系数,实际上是一个不容易具体量化的量,也很难划定严格准确的标准,这自然就决定了把握这个“难度”是有难度的。另外,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教学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对考试的难度要求也参差不齐。所以,写稿者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把握试题的难度显然不合适,而应该根据合作方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把握,要更有针对性,这又增加了这件事情的难度。

针对以上因素,需要试卷写稿者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主观因素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对第一个认识误区的理解,尽最大限度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题目的难度层次。尤其是在命制同步类的试卷时,要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解题能力的把握都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温饱层次”,不是命题者的“小康层次”或“发达层次”。其次,面对大量的“精选好题”,要避免“纠结症”,要懂得取舍,学会“狠心抛弃”;不仅要注意每个题目的难度,更要考虑试卷的整体难度,以便更好地安排试卷题目的难度层次。

客观因素方面,针对难以量化的问题,就要想办法尽量予以量化。这就需要命题者在命题前的准备阶段做足功课,做好规划。可行的一个措施是制定“双向细目表”。要保证命题质量,就不能忽视这个步骤,更不能省略这个步骤。制定双向细目表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真正符合所命制的试卷要求。不仅不同层次的考试的命题要求不同,而且不同地方的考试的命题要求不同。所以,可以先询问合作方能不能提供各待命试卷对应的细目表。即使对方不能提供细目表,也应提供尽可能详尽的命题要求,以便公司内部制定细目表。

下面是一个考试命题细目表的示例:

作者:贾生勇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