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到古人含蓄。这种含蓄,真是深到骨子里。
即便是遇到再特别、再激动的情绪,他们也不会明着说,比如他们的古诗词。“枯藤老树昏鸦”,每个词都看得懂,但连在一起,却一点也听不出他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我们读了那么多古诗,其实很多都错误地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不信?做完这10道题,你就服了。
一、选择题 (每道题 10分)
1. 当一个古代男人向你表白时,他会说 _____?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B.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2. 异地恋时,下面哪句诗能正确表达对ta的思念之情?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 考研终于考上了,你会选择下面哪一句诗形容激动的心情?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4. 放假时无法与家人团聚,你会用哪句诗来形容你的心情?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D.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5. 情侣之间闹矛盾的时候,你会用下面哪句诗来表态?
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B.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C.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D.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A.荷花荷叶很漂亮。
B.风景这么美,你却要走了。
C.等到秋天,这里又是一片大丰收。
D.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我的心情也变得很好。
7. 关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几句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爱情。
B.这是战友情。
C.这是同性之间的感情。
D.这是异性之间的感情。
二、排序题(每道题 10分)
8. 下面四句诗中忧桑的程度,由浅到深的顺序是?
A.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C.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 下面四首词的痛苦程度,由浅到深的顺序是?
A.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B.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C.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三、填空题(每道题 10分)
10.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诗的意思?
- 到了公布答案的时刻 -
单选题:
1. D.
D.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出自晏殊的《玉楼春·春恨》,写的是思妇闺怨之情。
2.A.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汪汪问花是否知道我的心意,花默默不语,花瓣纷纷飘落,一阵风起,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这是欧阳修的《蝶恋花》,欧阳修模仿女子口吻写的伤春思春之作,翻译成人话,也就是:我很难过,连花都不理我。
3.B.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策马奔驰,今天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这是孟郊46岁时写的,当时他刚看完“高考”榜单,发现自己居然中了,瞬间高兴坏了,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两句诗。
4.B.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
这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的是乡愁,表面上说春风和江南,问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其实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无关风月。
5.A.
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淇河再宽,也有河岸;沼泽再广,也有尽头。
出自《诗经·卫风·氓》,意思是凡事有个限度,你不要太过分!
6.A.B.
A.荷花荷叶很漂亮。B.风景这么美,你却要走了。
这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怎么样,没看到题目根本猜不到诗句的意思吧?
7.B.C.
B.这是战友情。C.这是同性之间的感情。
出自《诗经·邶风·击鼓》,这几句写的是一个征战在外不能归的士兵与战友(两人都是男的)之间的深厚友情。他们执手共赴战场,无畏死亡。
现代人用来形容爱情的永恒。怎么样,搞错了吧?
8.由浅到深:C-B-A-D
C只是“颦蛾眉”,尚且构不成“愁”;B中“愁”跟雨丝一样细;A中“愁”已经是“很多”,“舴艋舟”已经怕是“载不动”了;D中“愁”已经像“一江春水向东流”。
9.A-C-D-B
四句诗都是李煜的作品,其中:
A出自《木兰花》,李煜早期作品,写的是春宫夜宴歌舞享乐的盛况;
C出自《捣练子·云鬓乱》,也是李煜早期作品,闺怨词;
D出自李煜的《清平乐》,写的是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离愁别恨。
B出自《破阵子》,写的是国破家亡的悲痛。
1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容人的文章学问很好。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是卫国人夸赞卫武公的。
在诗歌中,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
前后还有“猗重较兮”、“善戏谑兮”这两句,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
春秋时诸侯国很多,能对应诸侯,不失国体,对每个士大夫都是个考验。
看来,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及格了吗?
在评论中,分享下晒晒你的成绩单呗?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