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阶段的学业完成后,都会进行一次大的测试,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考试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很重要,除了卷面上的分数外,老师给出的评语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宁波一名小学生家长单女士,向媒体曝光了一名语文老师语言羞辱了她孩子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期末考试后孩子拿试卷回家,她在检查孩子的语文试卷时,发现有一道题孩子作答正确,却被扣了10分,而且因为孩子的字体过大,这名老师就在旁边批注了“恶心”两个字。更令她气愤的是,这名语文老师竟然还是学校的副校长。
这名家长认为老师这样的行为和“恶心”二字,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这名母亲当场气得发抖,一方面打电话到学校反映了这件事,另一方面也把试卷拍下来传到了网上,告诉媒体朋友。
从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试卷的右上角确实有红笔批注的“恶心”两个字,“恶”字还专门标注了读音,格外醒目,旁边是大大的“-10”扣分。而学生的铅笔作答虽然很大很模糊,字体大大超出了普通学生的正常水平,但仔细辨认的话确实是正确的。
这件事情在网上曝光后,很快引发了大量的网友评论,几乎一边倒地批判这个副校长的素质堪忧,不配为人师表。有的网友留言:这样的人配当老师,不就是字写大了,怎么能说恶心了;有的网友留言:有种回到学生生涯,被老师支配的恐惧;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小孩心理实在太脆弱了,家长草木皆兵。
这件事情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当地教育局的重视,当天下午就迅速就此事展开详细调查。学校和涉事老师都很配合,解释说期末这段时间老师们工作压力大、批改作业多,而该学生平时不怎么听话,老师教过很多遍都没按要求去作答,碰巧当天老师因为疲惫而心情暴躁,所以才写下这个带有攻击性的批注。
最后,当地教育部门做出回应:家长爆料的情况属实,当事老师行为确实有所欠妥,已写出书面检讨,并向家长和学生表达了真挚的歉意。
学校也专门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给孩子做了心理辅导,孩子的父母也接受了学校的安排以及老师的道歉,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了。
从这件事情来看,当事老师确确实实是过于“暴躁”了,做出了有违师风师德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行为。学生的吸收能力有快有慢,老师屡次教育了还是改不过来不一定就代表学生不愿意改正,有可能是他们还改不过来。老师作出这样批语很可能导致学生从此丧失了对写字甚至学习的兴趣。这名老师身为副校长,更应该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为其他老师做出表率,因为批卷就做出这样的行为,又怎么能在老师中服众呢?
当然,老师也不是圣人,老师也有七情六欲、爱恨嗔痴,而且老师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平均达54.5小时,其中全年批改试卷及作业12000本次,占到了老师日常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二。但这些都不是将自身负面情绪宣泄到学生身上的理由。所以,这件事表面上是学生“太差了”,其实本质还是个人素质不够。
笔者寄语:教育事业是一项高尚又非常细致艰巨的工作,对教师的一言一行要求很高,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不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合理的渠道发泄自己的不满,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时有好的解决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