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组长批改试卷的是好学生吗(老师让班长批改作业和试卷)

老师让组长批改试卷的是好学生吗(老师让班长批改作业和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19 16:17:28

我是一名初中生物专业教师,同时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

随着年岁的增长,反应速度的下降,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感觉到时间的珍贵。

作为班主任:学生的防疫工作要抓、迟到问题要抓、清洁卫生工作要抓、早读的纪律及读书状态要抓、课堂纪律要抓、学习风气要抓、学生是否吃到午餐要操心、学生之间发生矛盾要协调,学生请假回家要放行、学生单车被锁要放行、学生完成安全平台等各类学习平台的任务要督促、每周例会要参加、临时通知要执行……

以上所列都是每日常规工作中的冰山一角,任何一项做不好,等待的结果就是量化、量化、量化。

如果我是职业班主任那还好办,我把上述工作内容列成表,每日逐条逐项认真完成。因为除此之外,还有学生的座位问题,每日的量化问题,每周的奖励问题等等常规问题需要处理。

幸运的是,我还是一名生物专职教师,每周要上五个班的十节生物课。另外两节综合实践课由于上课的压力不大,我都不好意思提。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手中的教学资源多得数不过来。不过,我不喜欢吃老本,更不喜欢“翻旧帐”,我喜欢搞原创。为了保持我的原创能力,我现在上每节课时使用的课件都是自己重新制作的,也就是说,我现在花在每节课上的备课时间绝对不比以前任何时候少。每当我在整理教学思路,制作新课件的时候,心中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默念数遍。

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曾经的美好教育理想——给每个学生认真批改每次作业,由于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终将变成了一场永远都醒不了的梦。

其实,学生做作业的无非是对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点或者知识点的拓展及引申部分进行强化训练,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一个班集体中,在自然的竞争状态下,过不了多久,学生自然就会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分成几个等次。一个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与他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网络上流传这么一幅有意思的图,我觉得它总结得十分到位,有认真分析的价值。

对待作业的层次与格局仍然处于第一、第二层的学生,他们的问题出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及学习习惯上。即便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对这类学生的促进作用都十分有限。

老师批阅作业的时间和精力是十分宝贵和有限的。因此我没有把批阅作业的重心放在这一块。

对待作业的层次与格局仍然处于第三、第四层的学生,他们的问题出在学习态度上。这类学生有基本的学习态度,但是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老师如果能够坚持认真批阅这类学生的作业,对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应该能起到促进作用。

对待作业的层次与格局已经跃升至第五层的学生,绝对是优生。对于这一类学生,只要在完成作业之后能够及时获得标准答案就行。这类学生的学习目的相当明确,学习动力十分强劲,求知欲望浓郁迫切。他们在完成作业之后,迫切想知道作业题的答案,那种感觉就同考试结束之后迫切想知道试题的标准答案一样。究竟作业题的标准答案以何种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他们只要知道了作业的标准答案,就会主动订正做题的答案。

这是初一(31)班王雅晴同学的优秀作业

这是初一(31)班陈柏睿同学的优秀作业

就我目前任教的学生来说,对待作业的层次与格局处于这个层次的学生凤毛麟角,其稀罕程度等同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对于图中第六层描述的对待作业的层次与格局,我只是随便看看,不敢拿它来对照自己的学生,害怕尴尬。

鉴于上述分析,我决定从昨天开始,在后半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争取挤出一部分管理班级的时间和精力,每天把学生完成后、由小组长根据标准答案批改过然后发还给学生,要求学生订正之后再交给我的作业收上来进行认真检查。

昨天,我检查初一(27)班学生交上来的生物作业就花了两节课的时间。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我的工作效率为什么这么低。

首先,我要认真看一遍学生交来的作业,先在《新课程学习辅导》上给学生盖一个日期章。

之后,再根据学生完成作业及订正后的质量,把作业分成“作业全对”、“认真改错”、“改错不认真”、“没有批改及订正”四类。

接下来,我还专门规划设计了一个表格,把“作业全对”及“认真改错”的学生姓名输入表格内。

最后,我还要把这个用于表扬学生的表格截图共享在“高老师生物中考辅导群”内。

初一(27)班共有52个学生,昨天的作业全部交齐。我完成上述工作就花费了两节课的时间。昨天下午,我刚好对一个严重违纪的学生进行了停课教育,他一直坐在我身边看着我工作,他可以作证。

两节课后,我还要利用学生宝贵的课间休息时间,抱着批改好的作业冲进教室,把“不认真改错”及“没有批改及订正”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一一当面指出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问清楚原因,然后告诉他们改正的方向。

接下来检查初一(28)班学生的作业时,由于我熟悉了上述流程,再加上不用重新设计制作表格,因此效率提高了一倍。一节课结束后,就能冲进教室站在讲台上,把“不认真改错”及“没有批改及订正”的学生叫到跟前进行分类指导了。

昨天下午,我用三节课的时间检查了两个班的学生作业,工作的重点在于后面的分类指导。我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帮助目前的认知水平仍然处于第三、四层的学生提高认识,督促他们养成自觉订正错误的习惯,最终把自己对待作业的层次与格局提升至第五层。

我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这么工作。我计划下一周两再这样当面指导学生两次。三次过后,对于“没有认真改错”的学生,我就在他们没有改正的错题旁边加盖以下“请订正”的印章。

从教多年,我一直不愿意逼学生学习,现在更加不敢,怕逼出问题来。我更擅长的是激励和引导,我会把表扬“作业全对”及“认真改错”的学生的大旗一直扛下去,然后鼓励和引导其余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订正作业错题的习惯。

这条路究竟能走多远,那要看我的教学魅力。当我发现我的教学魅力不足时,我就按一下暂停键,然后给自己充一阵子电。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