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国庆节,果不其然,娃儿的小报作业又布置下来了。
用画笔描绘祖国的伟大成就,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每次都会规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
有绘画基础或者正在上美术机构的孩子就会轻松好多,但是没有的就会难一点。
每次都是绞尽脑汁想内容,耗时耗力完成。
相信最初布置小报作业,初衷都是好的。
让孩子了解和学习小报主题的相关内容,然后用画笔和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也是一个学习了解,写作和绘画的锻炼过程。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报作业就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固定要完成的项目。
每周,每个月都有固定的一个主题布置下来,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
放一个寒暑假下来,有些学校布置几张,有些学校布置十几张。
学生最终是怎么完成的,赶作业,敷衍了事。
毕竟是国家长期都在强调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平时布置下来的作业都留到周末完成。
周末完成一张小报,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从查素材到构图,绘画,文字。
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家长只有出力帮忙。
最后大部分都是家长在忙。
如果有家长画不出来的,甚至还可以直接上网下载或者购买模板。
卷完学习,小报也卷。
随手一搜,多种模板
每次交上去的作业里面都有很多高水平画作,一看就非学生自己画的。
久而久之现在的小报就成了一个非常形式化的东西。
学校布置,家长协助,甚至亲自上手。
应付完成,交差省事。
学校收到会评选几张优秀的展示,剩下的就是闲置。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学校都是这样,至少我们这边学校是。
所以这个作业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学生要了解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可以通过出去见识,不一定非要用这样的形式。
表达感情不一定非要画出来,感情是在心中,不一定是在纸上。
阅历和知识都是需要多听,多看,多走出去,而不是搞这种形式化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