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编者按】
7月2日,全市超5.8万名考生就要开始填报中考志愿了。与高考不同,中考是考前填报志愿,不仅关系到考前冲刺期孩子的备考状态和临场发挥,更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最终能否顺利升学。
不知道怎么填报志愿,不知道怎么给孩子准确定位,想弯道超车让孩子上名校,不想报志愿家庭会议变成“家庭战场”……这些家长们纠结的问题,我们都感同身受。因此,我们特邀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外国语学校、东华初级中学、宏远外国语学校、光明中学、南开实验学校、翰林实验学校等东莞名校的名校长名师来给大家支招。
名师支招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副校长汪朝阳:
科学定位,参考孩子年级排名
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前段时间实施线上教育容易导致很多孩子学习不适应,出现情绪不稳定、心里不踏实的情况,“这一系列因素无疑都会对今年中考的最终结果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副校长汪朝阳说,在中考填报志愿之际,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合理选择志愿,助力孩子未来更好地成长非常重要。
汪朝阳建议,家长首先可以将考生初三以来历次大考的成绩进行汇总统计,计算一下平均分,观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所呈现的范围。然后,比对最近三年各学校录取分数线,找准自己的位置,合理缩小志愿学校的范围,为后期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关注分数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校的排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定位。汪朝阳认为,仅看考试的分数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竟分数容易受到试题难度、教师批阅试卷的尺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学校的教学质量、生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参考孩子所在学校的年级排位更有价值。
此外,填报志愿时,家长还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对孩子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汪朝阳说,这是中考填报志愿的一个原则。
家长需要提高认识,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中考志愿填报工作很重要,但也不必把它夸大化。目前,东莞公办“六大校”和民办学校的优质学位还是比较充足,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冲进这些学校,加上学生高中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未来考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应该问题都不大。
汪朝阳建议,家长和考生在中考填志愿选择这类学校时不要过分纠结。按实力填报即可,即便有所闪失,对未来的升学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 名师贴士 /
填志愿不要抱有“赌”的心态
就要开始填报志愿了,汪朝阳有几句话特别想提醒家长和考生的。
切忌好高骛远,盲目跟风,人为地给自己制造麻烦。有些家长和孩子为了要面子、不顾实际地填高分学校,结果第一志愿录取不了,第二志愿按规定又要加30分,如果连第二志愿也错过了,就会造成高分低录。填报志愿时,大家一定要合理选择,不能有“赌”的心态。
学会充分沟通,善于向外界借力。通过家庭会议听取大家意见,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利用志愿填报这件大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多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建议,毕竟他们最了解孩子。同时,家长还可以多咨询近几年有孩子参加中考的朋友、同事等,向他们取经,向他们借力。
对备选学校,家长要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不要因个别人的介绍对一个学校下结论,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慎重分析后,果断决定。选择是痛苦的,尽量缩短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备考上,从而让孩子在考场上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让孩子有足够的实力去选择学校。
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三级长鄞钰:
了解政策,有助孩子冲击名校
成绩不是最拔尖的孩子,想要冲击东莞名校有机会吗?
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三级长鄞钰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关注东莞中考的名额分配这项政策。今年,东莞中考名额分配比例保持为50%。即将东莞中学、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高级中学这5所学校招生计划数(除招收随迁子女人数和招收本市户籍的特长生人数外)的50%作为名额分配计划数,按各初中学校本市户籍考生数占全市本市户籍考生数的比例进行分配。上述5所学校分配名额只录第一志愿,先录正取再录分配名额。
想要报读东莞外国语学校的考生,还可以留意莞外的自主招生政策。鄞钰说,2020年莞外高中计划招收10个教学班共450人(含招收随迁子女22人)。与去年相比,招生计划数增加了两个班共90人。
在录取时,先按考生中考总分成绩进行常规录取,即先依据考生中考志愿和中考成绩录取400人(其中含随迁子女22人)。此类录取只录取中考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填报了“东莞外国语学校”且中考成绩达到该校统招录取分数线的考生。
常规录取结束后,对中考总分成绩在该校统招录取分数线以下一定范围内,且第一志愿填报了莞外的东莞市户籍考生,再按其英语、数学两科中考总分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不超过50人。
/ 名师贴士 /
重视前三个志愿“先高后低”
今年填报志愿及确认志愿数据时间为一周,从7月2日至7月8日。
招生计划方面,2020年,报名在东莞中考的人数为58057人。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5322人,比去年招生计划增加6902人,预计普通高中录取率达到60%。其中,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共计划招收19900人,其中招收符合报考普通高中认定条件的随迁子女3850人。全市民办普通高中共计划招收15462人,其中公费生招生人数为1895人。
有着多年辅导考生填报志愿经验的鄞钰说,考生按批次填报志愿,录取时亦按批次录取。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要注意先高后低,有梯度。切忌低分高报和高分低报,重视前三个志愿。
选择高中学校时,家长和考生不要仅仅执着于录取分数的高低,还要了解高中阶段输入成绩与输出成绩的对比。填报志愿之前,家长和孩子应进行有效沟通,倾听对方的意见。填报志愿时,不盲目攀比;填报志愿后,不胡思乱想。
鄞钰认为,只要考生的志愿填报合理,每个孩子都能有书读。
心理专场
东莞外国语学校心理科组长文艳萍:
准备家庭会议,关注孩子心声
作为东莞外国语学校心理科组长、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文艳萍,有非常丰富的一线学生心理辅导经验。每到考试季,都有不少学生来找她寻求心理帮助。其中就有因填报志愿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
文艳萍坦言,在父母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爱护中,考生自己的声音往往越来越微弱。甚至,有部分考生自己也懒得去关心报考高中的问题,只把注意力放在最后的学习冲刺上。
这种做法,文艳萍认为并不可取。“考生自己对高中和中职学校有所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中考志愿不只是选要读的书,也是选择今后三年的学习生活,自己的人生必然要自己在把握。”文艳萍说,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没有长大,应由父母来起主导作用,但其实并非如此。
文艳萍建议,在考虑中考填报志愿问题前,家长和考生应先开一个家庭会议。
在家庭会议上,鼓励考生先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家长更多的是作为倾听者。家长中有中考的过来人,也有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考试的,但是政策总是在变化,世界也总是在变化,家长不能太早提出自己的观念,以免给考生压力。
在会议上,一家人可以有明确分工。父母相比考生来说空余时间略多,可以搜集一些学校资料供考生参考,而考生对精选的资料仔细阅读后提出的问题,又可以让父母在各校咨询时代为提问。
文艳萍提醒,家庭会议过程中,家长对自己要有清晰的定位,“父母应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把自己当作后勤官,而不是指挥者。”家长也要加强和学校老师的交流,毕竟老师对招生政策和各校水平的研判会更为专业一些,共同为考生提供参考建议。
/ 名师贴士 /
家庭会议时机选择有讲究
要想家庭会议开得高效,家长应该提前做好规划,关注三点:
第一,选好时机,做好准备。文艳萍说,会议时机很重要,志愿填报家庭会议要选择家长和考生的情绪都比较好的时候,一般是晚饭后。同时,大家对填报志愿有兴趣,想要找到填报的策略。要注意的是,会议参加人数不宜多,否则难以控制。一般以小家庭为主。如果还是统一不了意见,就邀请家里有经验的长辈来参会。
第二,明确会议目的,紧绕目标。文艳萍提醒,举行专题家庭会议是为了商量孩子填报志愿来的,开会前大家都需要再次明确这一点,不然那很容易变成吐槽抱怨大会了。家长可以把会议主题写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着大家,不要跑偏道了。
第三,做好角色分工,各司其职。要避免会议陷入争论的陷阱,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人就是会议秘书。文艳萍建议,这个位置一般由性情比较冷静的人来担任,起到及时的调节作用。比如,主持会议的进程、组织大家表达志愿填报的想法、总结发言等。
“中考志愿填报不应该是家庭矛盾的来源,而应该是家人的精诚合作和家校携手合作帮助孩子走好中考冲刺路,实现自己的目标。”文艳萍认为,家长应从爱的角度出发,帮助考生做出一个重大的抉择。考生努力付出后,选择高中领域的学习,同时也培养选择能力。选择必然有放弃,而学会放弃在孩子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厚街湖景中学心理老师蔡芬玉:
做好亲子沟通,注意说话方式
填报志愿就在眼前,抉择也在眼前,家长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呢?中学心理一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来自厚街湖景中学心理老师蔡芬玉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下进行沟通。有些家长特别苦恼,觉得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进行沟通,明明想关心孩子,不知不觉中又变成与孩子进行言语上的交锋。又或者,孩子根本不想跟自己说话,没办法打开话题。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想要和孩子沟通志愿填报,可能就不太容易了。蔡芬玉建议,家长首先要同理孩子当下的感受。初三的学生,因为学业紧张,更容易出现烦躁的心理。如果此时,家长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有一种“哇,终于有人理解我的感受了”的这种被尊重被关心的感觉,再来沟通志愿填报就相对容易了。
家长应提前做好志愿填报的功课。填报志愿沟通时,有的家长就用一句话把孩子的志愿打发了,“你就报高中就好,有什么好考虑的呢!”蔡芬玉说,“高中”对孩子而言,其实是很虚幻的两个字。这两个字包含了东莞几十所学校,有公办高中有私立高中,有重点高中也有普通高中。
因此,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前,应做好志愿填报的功课。例如,今年的录取人数,哪些学校录取有额外的要求,并和孩子的班主任多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排名,根据排名给孩子设立合适分数梯度,并配备与之对应的高中。
/ 名师贴士 /
家长要尊重孩子多听意见
在沟通志愿时,许多家庭经常会遇到孩子觉得特别想报考某所学校,而家长不同意的情况。
蔡芬玉说,这时就需要家长智慧处理。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沟通,就算是孩子当时同意报考,背后却可能出现孩子因不满意家长的安排而产生逆反的心理,消极对待学习,那结果真的是得不偿失。
家长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多问问孩子报考这所学校的原因。尤其是注意沟通的语气,以及不要用批判性语言评价孩子说出的理由。“在肯定的基础上,谈谈你想孩子报考的那所学校的优点,甚至缺点。”蔡芬玉说,在和谐愉快彼此尊重的气氛下进行沟通,会让沟通更加高效和有效。
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设立最低奋斗目标和最高奋斗目标。最低奋斗目标是万一孩子考得不太理想,也可以达到的,最高奋斗目标是孩子努力了有可能达到的,并非是一定要考上。然后,帮助孩子把最低和最高奋斗目标对应的学校合理放进志愿中,让孩子觉得心里有底,也让孩子有持续的拼劲。
记者 李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