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一年级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一年级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一年级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31 19:56:23

近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针对高校在粤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情况完成公示。结果显示,中大、华工等11所高校今年通过该模式招生2849人,创下新高,比去年增加69人,广州生源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由于参与招生院校的高质量、选拔模式的多元化,综合评价已成为广东优秀考生冲击名校的重要升学途径。

广州这些高中表现亮眼

记者梳理发现,11所高校今年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共录取2849人,其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最终的录取总数占据前五位,分别为926人、495人、394人、323人、300人。

与2023年相比,总录取人数增加69人,上述5所综评招生“大户”分别增加78人、减少125人、增加56人、增加22人、保持不变。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录取人数最少,均未破20。值得一提的是,扎根广东办学的高校面向省内招生的人数更多,这意味着本省的考生获得了更多机会。

其中广州贡献生源978人,占总量约34%,获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录取343人,获中山大学录取196人,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126人,获华南理工大学录取115人,获南方科技大学录取79人。从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录取人数来看,广州生源共311人,位居省内第一。

从广州的高中表现来看,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分列第一至五位,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58人、54人紧随其后,广州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等三所区属中学也进入了前十位。

哪类考生更易获青睐?

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在广东试点多年,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层次范围较广,包含“双一流”高校与合作办学高校,近年来稳定在11所,但招生计划与实际录取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总体上看,各校建立的综合评价录取体系以高考成绩为主,多数学校要求高考成绩达到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也会重点考查学生的高中平时表现、高校自主能力测试,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只是综合成绩的比例构成略有区别。

因此,高校会在高考结束之后紧锣密鼓安排自主测试,选择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公布测试结果。入围的考生可以填报综合评价志愿。和强基计划一样,综合评价被安排在提前批招生,如考生未被录取,并不影响其后续本科批的录取。但是,和强基计划不同的是,综合评价招生专业更广、计划更多、院校志愿多,且新生入校后还有望转专业。

近年来,因为参与院校的高质量、选拔模式的多元化,综合评价这条赛道日益受到关注。哪些考生能获得更大竞争力?从各校招生简章看,想要尝试综合评价模式的考生,应更关注培养自身特长、潜质和综合素质,比如拓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五大学科或其他学科竞赛素养,锻炼对文史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注意提高英语水平。

此前,在“同学来了”2024广报求学优秀学子及名师分享会上,通过综合评价模式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大二学生何零一表示,选择综合评价的学弟学妹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不仅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还要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他建议同学们多关注时事,加强对感兴趣专业的了解,并注重提升表达能力。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 实习生:李帝株 陈会

头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