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头条,看到一条消息:今年海南省高考出现条形码印刷错误,导致第一天考试的语文、数学两科没有发条形码,当然这两科答题卡上也就不可能贴上条形码了。由此有些人就比较担心,这是否会影响考生成绩的准确性和高考成绩的发布时间。
那么这次条形码出现错误,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又如何补救呢?下面作一简单分析。
答题卡不贴条形码会导致什么问题?答题卡不贴条形码会导致无法扫描进阅卷系统,条码贴错误会导致阅卷分数张冠李戴,导致后续的阅卷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为此,海南考试局工作人员已经回应补救措施:将补贴条码,以减少由此造成的影响。
补贴条码又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呢?那就是补贴的准确性和答题卡是否会失密而出现作弊。人们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很自然的,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也成为成功处理此事件的关键。不过,这次补贴条码的工作不是个别人的行为,是由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局性工作,在目前严格管理和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做好这一工作是有保证的,在此做一简单分析: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对场地肯定会高度保密、戒备和管控,安装充分的监控设备,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抽选合适的工作人员,在严格的监管下开展工作;
其次,管控好现场出现的物品。不得有多余的纸张、条码签、笔、擦胶等物品;
第三,由于高考的组织工作十分严密,每个考场答题卡30份/袋,收卷时检查十分严格,叠放顺序有规律,而条形码的打印规律与此一致,两者一一对应,补贴不易出错;
第四,试卷上考生写有考号、姓名等信息,条形码上也印有这些信息,十分便于查对。
第五,杜绝心怀不轨的人有意调包、修改答题卡。这也不难,除了前期的场地准备、流程制定、人员挑选和监控监督外,条形码一但贴在答题卡上就没法取下再贴,在贴条形码后重新密封前肯定会有人(往往是多人)仔细检查(核对条码信息与卡上书写信息是否一致)。一旦发现贴错(一错至少是两人),不轨人员马上暴露。万一有疏忽漏网之卡,扫描人员在扫描也可能会发现。同时这些答题卡和电脑上的扫描图片会一直保存多年,且无法修改,成为永久的证据。就算最坏情况,如果调包成功,一旦东窗事发,在铁证面前,不轨者将受到难以承受的惩罚。在这种严密和高压的环境下,对于充满危险而成功渺茫的作弊,相信是没有人会傻呼呼去以身试法的。
第六,由于问题发现得早,考试局采取措施也早,而且今年海南省的考生人数不多(据说是7万多人),据此推测,相信对后续工作的进程影响应该不大。
第七,条形码只影响试卷的扫描工作,对后续的阅卷和统分流程等工作没有任何影响。
由此,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应该充分放心,没有任何担心的必要。这就是一次工作失误,纠正起来相对容易,不会对整个考试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不必过分解读此事,甚至说成什么“条码危机”。相信海南省考试局一定会做好补救工作,处理好此事,按时发放高考成绩。
当然,这毕竟是高考,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事,它不但影响考生及家庭的命运,也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主管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刻反思,充分认识此事件的严重性和产生的恶劣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领导,完善相关工作流程,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落实岗位责任,彻底杜绝这类完全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