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卷子后续(疯狂试卷原版)

疯狂的卷子后续(疯狂试卷原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1 08:26:38
前言

成都突然冒出一个“毒试卷”,实在是震惊人们的眼球!

很难相信,这种“美化侵华日军”的文章居然能出现在初三学生的试卷上。

好在随着这件事发酵,官方紧急回应,相关教研人员被停职,作者李佳前被免职,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其进行全面调查。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众人余怒未消之时,一些博主居然为文章作者鸣不平。

尤其是著名媒体人胡锡进,他发文称李佳前的文章没看到任何侮辱……

对此,有网友说:“这下,老胡‘狐狸尾巴’藏不住了!”

最终,在网友的口诛笔伐下,老胡“认怂”了,删除了文章……

愤怒的网友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毒试卷”事件。

前段时间,有家长在语文试卷上看到了一则名为《杜鹃花落》的阅读理解文章,觉得非常不舒服,可他们暂时找不到发声平台,所以,就编辑了文字,并配上这篇文章的内容,发布到社交媒体上。

家长发文

很快,这张试卷马上在网络上疯狂流传,人们也得以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根据记者的后续报道,网友透露,《杜鹃花落》最早是出现在四川的一家中学里面,当时这所中学要给学生们进行语文测试,那次测试中,他们上面的阅读理解就是这篇文章。

很多人读完那篇阅读理解以后都会觉得非常不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以中国人的视角写的,里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像是那名侵华日军的想法。

文章中,那名侵华日军岗田十分有信仰,信奉着他们那一套侵华的价值观念;《杜鹃花落》中,日寇为了给他宝贝儿子报仇,把八路军战士们全都包围了。

一直到最后八路军牺牲的时候,人们也无法看出作者对八路军的同情,里面的人物仿佛都是一个个工具人,只有他的主角,也就是这个日寇才是活生生的,或者说,是带着那个年代日军那种独有的“邪气凛然”。

文章末尾,人们甚至还发现作者对这个侵略者表达出非常大的同情,似乎觉得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悲剧”,看起来就像是我们把人家给害了,日寇侵略我们中国人是忍无可忍,是迫不得已一样。

这简直就是歪曲了历史!

除此之外,人们更是发现这篇文章中很多词汇“三观不正”,那些词汇也都是从日寇角度上来讲的,可以说,不管是从立意到观点,包括这篇文章的行文,都让人感到这不像是写给中国孩子的文章。

简单说一下故事内容吧,《杜鹃花落》的开头就描写了一支日本的军队,军队里面有名叫做岗田大佐的长官,这名长官在文章中什么也没干,只因儿子从日本来到我国以后,就被八路军给抓住了。

这下日本大佐急坏了,自己的亲儿子被八路给抓住,所以剩下的一切目标就是和八路军开战,夺回自己的儿子。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在岗田夺回儿子的过程中,却不小心失误把儿子给炸死了。

接下来就是特别煽情的一幕,那名日本军官抱着儿子的遗物,泣不成声……

可八路军的命运似乎被忽略了。

整篇文章看下来,立意似乎就是作者想要利用岗田大佐的形象,美化所有日本部队,想要说他们都是被时代裹挟的悲剧,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好似认为日寇也有自己的苦衷,为那些死在异国他乡的日本人“招魂”。

对此,众多网友非常无语,且不说给日寇招魂这件事有多奇葩,作者一个中国人在这儿给日本军人写夸赞性质的小说,怎么看怎么奇怪,当年中国人民经受的痛苦都不见了吗?他难道不记得了吗?

日本右翼团体一直都在干给日寇所谓“平反昭雪”的事情,“靖国神厕”就是他们搞出来的,人家也有自己的媒体、编辑、作家,每天都搞这种“逆天事情”,中国还这么干,那不是让别人看笑话了?

后续的处理

这个“公然挑战”先烈荣誉的事情,马上引起众多家长的警觉,人们认为这样一张试卷出现在学生面前,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一些不可预估的影响,毕竟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其中就有让他们牢记历史。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事情的发酵,成都相关部门也对“毒试卷”进行了回应,他们说了什么?

目前根据媒体披露,有关部门回应,作者李佳前被免职,成都市新都区教研员和区教科院院长也被停职,相关部门正在紧急处理此事,大家坐等官方通知即可。

虽然这件事到此告一段落,但网上仍在“热火朝天”讨论着,这点我们也能理解,毕竟那篇文章看起来就像是一次潜移默化的“洗脑教育”。

所有,随着事件的发酵,《杜鹃花落》的作者李佳前身份也被人扒出了。

大家发现他是河南安阳人,今年已经51岁了,并且在教育行业也有着非常光鲜的履历,他不仅仅是一名作家,而且还是当地英语学科的带头人,还获得过“汤阴县第三届十大名校长之一”,在他们的故乡颇有名望。

得知消息,网友更愤怒了,他们追到河南安阳的官微下,称希望有关部门赶紧调查一下这人是怎么回事,文章是怎么发表的?如果选择这种阅读理解上试卷,那岂不是对不起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必须要严查!

要知道,这篇文章叫做《杜鹃花落》,杜鹃花在我国一直有着革命的重要意义,很多抗日歌曲都是以杜鹃花为歌词中的重要意象的,曾经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抗日热情。

《杜鹃之歌》

从以上来看,这篇文章的题目更是有点“心怀鬼胎”,杜鹃花代表着坚韧和爱国,可作者却用杜鹃花落描述侵华日军战死的悲壮和史诗感,这样真的很不妥。

这并不是上纲上线,而是中国人内心情感的自然迸发,这篇文章确实伤害了很多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在很多网友激动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希望把情感先控制住,阅读完文章以后再做评论,就比如著名自媒体人胡锡进就说《杜鹃花落》的感情是自然抒发出来的,人性描写也挺正常,起码胡锡进自己没有看出侮辱八路军的地方。

他也理解互联网会选择情感的角度,很多人也会被情感带着走,觉得难以代入日本军人的情绪,可这并不代表着这篇文章整体是错的,文学创作的小说还需要专业的鉴定和评判,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胡锡进发文

也有网络知名博主说,这次的处理确实挺严重的,可小说是自由的,小说无罪,只是编入初三的试卷不太稳妥,就像是有很多暴力情节的小说,出版没问题,但让小孩子看就不合适了。

一位作家发文

这名博主还说这件事不是一个人的错误,而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的误区,我们需要重视基础知识。

结语

不管最后官方如何定性,我们都由衷的希望能有一个合适的处理结果,教育是要教给孩子们如何爱国,如何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如何为往圣继绝学,如何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我们中国文化。

如果教育行业出现了不合适的东西,那么一定要当心,毕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需要好好找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避免,这就是教育之道。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各抒己见!

本文内信源来自:

1.《当地回应成都“毒试卷”事件》,光明网,2024年3月26日发布;

2.《“毒试卷”引发关注,《杜鹃花落》文章作者李佳前已被免职》海峡网,2024年3月26日发布;

3.《胡锡进头条号、鲁国平先生社交账号》,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