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命题是什么意思(批试卷什么意思网络语)

试卷命题是什么意思(批试卷什么意思网络语)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02 07:44:05

2017年至2019年,是高考改革的过渡年,从2017年开始,北京高考试卷的命题出现了渐变,到了2018年,北京高考试卷逐步呈现了新的迹象。尤其是2019年高考试卷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或许2019年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式就是未来新高考的命题方向。虽然九个学科考试的内容不同,但高考试卷命题思路基本是一致的。

从高考试卷命题的原则来看,主要凸显在四个方面,即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内容,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三要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九个学科命题也是围绕四个原则。通过分析新版北京卷《考试说明》,大致有三个明确的方向:

第一, 儒家文化会贯穿所有学科试卷中。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修订一向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对其他学科缺乏必要的学科素养,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理解程度比较高。但我一直反对把语文学科置于学科之王地位,高考科目,关乎未来人才的培养,偏重某一学科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北京新版的《考试说明》修订,都在预料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卷对传统文化的考察。我之前分析过,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但儒家经典会是考察的重点。高考语文试卷会逐步加大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是必然趋势。但高考试卷对传统文化的考察,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物理、生物、化学的考题也会涉猎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2018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十二平均律”。历史、地理、政治学科更是如此。

第二, 学科融合将是高考试卷的主流方式。核心素养是一个抽象的教育概念,如何在教育特别是课堂中践行,是很大的问题。目前教育界没有统一的说法。但体现在高考试卷中的一个主要变化,是高考试卷学科融合的气象。这也是近两年来北京高考试卷的一个趋势。也就是说,未来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式,不仅仅是现在文综或理综有一些融合学科的题目,同时,数学、英语、语文也会涉及一些学科融合的题型。目前,在北京的中学课堂上,流行学科融合,英语课上,会有历史和地理老师一起参与。但这种学科融合的题型如何命题,是值得探讨的。

第三, 开放试题的比例逐步增大。注意,这种题型会在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九个学科中都有所体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高考试卷中双11,有一些题目和现在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即一些题目的命题是高中教材上没有的,但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超纲”。

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式具有绝对的导向作用,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一味以应试为选拔人才的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改变和尝试。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