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始于2009年,首届竞赛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承办。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作为一项面向本科生的全国性高水平学科竞赛,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数学基本功和数学思维的舞台。此后全国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一般由不同的高校承办。
竞赛分为初赛(也称预赛、省赛)、决赛两个阶段。初赛设置奖项(一等奖7%、二等奖10.5%、三等奖17.5%,总获奖率不超过35%),进入决赛难度比较大,一般每个赛区只有10个名额左右,需要在初赛中获得很好的名次才行。
2023年第15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于11月11日上午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从今年开始,非数学类的竞赛分为A、B两类。其中,非数学A类面向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非数学B类面向的是经管文史专业的学生。从难度上看,非数学A类远大于非数学B类。
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报名人数如下(2023年预计报名人数在25万以上):
非数学A类的竞赛试题及答案如下:
整体难度一般,比较弱的赛区(广西,贵州,重庆等)估计有20分左右就可以获奖;比较强的赛区(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估计需要3,40分才能获奖。
非数学B类的竞赛试题及答案如下:
整体难度也是比较简单,都是比较基础的题型,和考研数学二的难度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