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全国高考拉开大幕
第一天的考试科目已经结束
备受关注的高考试题
也新鲜出炉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特级教师贾玲,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李建华,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鄠邑区教科局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王美智,三位老师结合自己多年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对今年陕西选用的全国高考Ⅱ卷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分析。
名师解析
贾 玲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陕西省特级教师
立足时代 把握方向 语文素养 责任担当
2020年陕西省高考选用的是全国Ⅱ卷,其作文题目是提供三则背景材料,创设具体情境,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
这是一道很好的作文题,没有审题难度,不设写作障碍,每一位考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从形式上来看,属于实用类文体写作,演讲稿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具体的学习内容,对同学们而言并不陌生,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从所提供的材料来看,既有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言,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子的名言和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多恩的诗句,又有今年“抗疫”期间国外给中国捐赠物资、中国对外捐助时的同声共气的暖心标语,可谓内容丰富,体现了语文的积累、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写作情境中,设置了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做演讲,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要求具体而明确,有利于考生在短时间内确定作文的定位和主旨,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彰显了携手共进、面向未来、共创美好、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主题,体现了时代对青年的要求,体现了语文与育人的关系,很有意义!
李建华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高级教师
语文教研组长
关注社会,助力成长,厚植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将社会生活事件融入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从而健康成长,是语文高考命题的应有之义,今年的全国Ⅱ卷再次体现了这一精神。
在试题文本的选材上,既有现代文阅读中的“扶贫攻坚”“工匠精神”、语言知识运用中“海南自贸区”等关乎当代中国健康发展的内容,又有“美术”、古代经典散文等强化“美育”理念的内容;而作文材料中“抗疫”相关的素材更是2020年最大的热点:这些选材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密切关联。
在试题任务的设置上,今年的全国Ⅱ卷尤其关注到了对青年未来发展的正确引领,诗歌鉴赏主观题的设问中除了引导考生体会揣摩诗歌哲理外,第一次出现了由诗歌阅读带来的启发这一命题形式,直指学生的思辨能力及与生活的联系意识;作文中,“演讲稿”的任务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写作,而“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则将“青年未来应当具有怎样的担当”这一时代命题摆在了每个青年学子的面前,凸显出命题者对于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深刻领会。
王美智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
鄠邑区教科局教研室
高中语文教研员
一、命题方向——紧扣时代旋律,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1、厚植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紧跟时代脉搏,传承工匠精神,激励青年奋发图强。
二、试题结构——题型稳定,充分落实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
1、紧密贴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
2、题型稳定,试题全面覆盖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
三、试题内容——贯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
1、倡导劳动实践,丰富审美体验,注重美育化人、劳动育人的功能;
2、弘扬传统文化,强化理性认知,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四、试题评价——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深化学科考试改革
1、重视基础,在拓宽知识与增长见识方面找突破口,注重考查的科学途径。
2、创设情境,凸显应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信息提取与整合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高考前家长考生务必知道的15个细节,太有用啦!
携手搞事情 免费体验等你抢!
秘籍 | 高考将至,如何调适情绪?专家给你来支招
99岁,生日快乐!
重磅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