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分试卷93分abc等级怎么划分(120分试卷abcde分数等级划分)

120分试卷93分abc等级怎么划分(120分试卷abcde分数等级划分)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01 05:58:43

我国国人批评我国教育,总是喜欢拿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来与我国作对比。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比,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筛选,筛选出哪些是优等生,哪些是差等生这些。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评比,中国和西方国家有明显的不同,我国是按“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评比,西方则是采用“考分等级”来划分学生的学业水平。

同样是学校教育,同样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评比,中西方却有明显的不同。那很多人可能就和我一样想知道,这两种不同的学生评比方式,背后到底有什么本质不同?

我先来具体介绍这两种不同的学生评比方式吧!我说的“考试分数”是指我国学校用同样的一份考卷对不同学生进行考试,最后按考试具体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具体分数越高,就越排在前面,也越优秀,分数越低,排名就越靠后,也就是越差。只要你考试分数比他高,你的排名就一定比他高,哪怕只高0.5分。

西方则采用“考分等级”来划分学生的学业水平,“考分等级”就是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或排名划分成ABCDEF这类等级。划分标准基本就是这两种,一种是按“考试分数”,比如美国学校,90~100分的划分为A级,80~89分的划分为B级,70~79分的划分为C级......还有等级分的更细点的,如100分划分为A ,93~99分的划分为A,90~92分的划分为A-,87~89分的划分为B ,83~86分的划分为B,80~82分的划分为B-......。另一种是根据排名范围来划分等级。比如一个班30人,考试前5名就划分为A级,前6~15名就划分为B级,前16~25名划分为C级,其余划分为D级。

要了解学校这两种学生评比方式,到底有什么不同,就一定要了解它们的利弊,还有适用范围这些。

首先,我认为这两种学生评比方式,“考分等级”比“考试分数”在体现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方面更科学点。

为什么我这么认为呢?因为我以前在学校很早就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好像每次考试,排名在前面的学生比较固定,基本都是那几位学生。可前几名的各科考试名次就会时不时发生改变。往往是换一份考卷,名次就会变动一次。那些考分差不多的学生,基本上学习实力是差不多的。排名稍前稍后,基本上是除学习实力以外的东西来决定的,比如运气,考试状态,环境影响等等。比如一份满分是100分的考卷,有两个同学,一个得99分,一个得98分,这并不代表99分的学生就比98分的学习水平强,因为可能换张试卷考试,你是无法判断出谁的分数会高的,因为两人的学习水平差不多。而如果一个考分是99分,另一个考分是80分,那我们换张试卷考,我们就可以基本判断出一定是上次考99分的学生考得高,因为这两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在同一个等级。从事教师职业有点年头的老师,基本都会是这样判断。再比如中国各省的高考状元,一个省排名前50名的学生其实都有争夺状元的实力,基本上是换一份高考考卷,状元就得换人。所以,如果把前50名学生都划分成同一个“考分等级”,来表示他们都有争夺状元的学习实力,这样就比较科学点。所以相对来说,想比较科学地体现学生的学习实力,“考分等级”就显得比按“考试分数”排名更合理些。

然而,从方便学校教育筛选来看,“考试分数”却比“考分等级”更有效的多。

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就是“考试分数”无论什么时候永远都更方便学校完成教育筛选。比如学校要筛选出一个第一名,一个考试状元,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就可以马上筛选出来。而用“考分等级”,会把分数差不多的前几名,都划分成A级。这样,会有几名学习都是A级同等优秀学习水平的学生,学校教育筛选显然就完成不了。还比如有5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最好的A级,而重点大学只录取3名,学校这就无法完成教育筛选。这时,如果是用“考试分数”来进行记分的话,因为具体考试分数往往不同,就很容易把前三名筛选出来。再比如,学校把20名同一班级的学习水平划分成四个“考分等级”,分别是ABCD,每一等级五名学生。那这时,班级中如果只有7名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学校就会陷入教育筛选困境。A级有5名,可还有2名怎么在同样B级学习水平的学生中挑选出来。学校只有在教育筛选出5名、10名、15名这些5的倍数时,学校才能顺利完成教育筛选任务。

可以说,学校按“考试分数”这种学生评比方式对学生进行评比,不能完成学校教育筛选的,同样“考分等级”也不能,而大多数“考分等级”不能完成的,“具体分数”却都能。所以,从方便学校教育筛选来看,“考试分数”比“考分等级”显然更有效,更实用。

这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学生评比方式的主要利弊,“考分等级”这种学生评比方式,在体现学生学习水平这方面更科学,但单独使用非常不利于学校完成教育筛选;而“考试分数”这种学生评比方式,单独使用就可以非常有利于学校完成教育筛选任务,但却并不能相对科学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

这两种不同的学生评比方式,主要利弊明显也不同,这也注定了它们的适用范围也一定不同。下面,我就来讲讲它们在人类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的不同适用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只是单独用“考试成绩”来作为学校的教育筛选条件,用“考试分数”这种学生评比方式,就非常适合。

比如我国就是单独用“考试成绩”来作为学校的教育筛选条件的国家。有点教育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用考试成绩来作为学校教育筛选的唯一标准,这一定是不科学的。但我国教育发展阶段低,学校教育筛选程度很严重,学校的教育筛选“公平性”问题非常突出,而“考试成绩”是我国社会公认唯一的最公平的教育筛选方式。所以,我国学校采用这种不科学的教育筛选方式,也是迫于现实无奈。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可能教育问题会更大,比如学校教育筛选出现“公平性”问题,可能学校教育工作都无法正常运行。高考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关键的教育筛选关口,采用的就是以“高考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以此来保证我国高考的“公平”,这也就有了我国一个高考著名口号,就是“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如果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是采用“综合性”“多元化”,也就是说不是以“考试成绩”来作为学校教育筛选的唯一标准,用“考分等级”这种学生评比方式,就非常适合。

在西方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几乎都是采用“考分等级”这种学生评比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多元化”的科学教育筛选的。当学生的“考分等级”都是一样时,如都是A级或B级时,学校就不得不再从其他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筛选。所以,学校如果采用“考分等级”是促进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多元化”教育筛选的。比如美国大学对新生的录取,是非常“多元化”的,除了”学业成绩“外,还有“个人专长”、“个人的研究方向,计划,报告”、“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以及相关权威人士的“推荐信”这些。当我们采用“综合性”“多元化”这种更科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筛选,“考分等级”这种学生评比方式并不会成为学校教育筛选的阻碍,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总结中讲的是“单独”使用“考分等级”才会不利于学校完成教育筛选。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都应该清楚。“考分等级”这种学生评比方式比“考试分数”更科学,学校采用“综合性”“多元化”对学生进行教育筛选比“单一”看考试成绩更科学。所以,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教育国情的改变,我国未来采用“考分等级”这种学生评比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综合教育筛选,是必然的教育发展结果。只是在当下的中国,受教育国情所迫,教育公平问题还非常突出,所以,我国可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得不继续采用“考试分数”这种学生评比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教育筛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筛选公平,进而保证我国学校教育的有序正常开展。毕竟如果学校教育正常开展都保证不了,教育筛选方式再科学也没有用。我国教育“公平”与教育“科学”,是属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取舍关系,只能“顾此失彼”,没有别的选项可选。我希望我国有更多的人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