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西班牙语试卷2024总分多少(高考生考西班牙语一般在多少分)

高考西班牙语试卷2024总分多少(高考生考西班牙语一般在多少分)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30 16:36:04

2024年起惠州将实行新中考,总分提高至750分。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5月29日,《惠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公布。这意味着惠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下称“惠州中考”)改革实施方案揭开面纱。2024年起,惠州将实施新的中考政策,部分考试科目分值调整,总分提高至750分。2022年、2023年中考仍采用现行的中考方案。

●南方日报记者 谢志清

分值调整

文化科目总分减少 体育和实操分值增加

中考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考试分值和考试方式的变化是师生家长关注的焦点。方案明确,惠州中考将继续采用“4 4”的计分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共8个科目满分732分,加入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的分值后,中考满分为750分。

在八大计分科目中,除了数学分值不变外,其余七门学科分值均有调整:语文由120分提高到130分,英语从120分降至108分,体育与健康从52.5分提高到64分,物理从100分降至90分,化学从100分降至70分,历史从50分提高到70分,道德与法治从70分提高到80分。新增加的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对应分值分别为10分、8分。

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现在的总分732.5分相比,改革后的中考总分为750分,虽然总分有所增加,但考试的文化科分数减少了12分,体育与健康科目增加了11.5分。此外,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增加了18分。

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考试(简称“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是惠州中考改革的重要变化。根据方案,惠州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将以等级呈现,再将等级转化为分数,纳入当年的中考总成绩中。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将采取随机抽取考试科目和考试试题的方式进行。惠州市教育局介绍,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只考其中一科,考试形式采取二次随机抽考的形式。即学生第一次从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中随机抽取一门学科作为理化实操考试的学科,第二次从抽中的学科随机抽取实操考试试题,抽考题库的数量和试题由市教育局当年公布。

由于实验操作考试是改革后新增加的考试方式,不少家长担心,2021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惠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开展实验操作考试是落实国家和省里要求的举措之一,结合惠州实际情况,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将设置“过渡期”:2021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不计入录取总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起,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分数将纳入中考录取总分。

此外,改革后的惠州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选考项目多了。改革后的体育中考满分为64分,其中平时成绩3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3分、中考体育项目考试成绩58分。中考体育测试采用“1 1”方式:即1个必考项目(29分)加1个选考项目(29分)。在必考项目(男1000米跑、女800米跑)不变的基础上,选考项目由现行的“3选1”改为“7选1”,考生从足球绕杆射门、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10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投掷实心球、100米游泳等七个项目中任选一项作为选考项目,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体育中考上将有更多的选择。

全科开考

生物地理学科成绩与普高录取挂钩

早在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广东中考改革正式开始,各地的“新中考”政策均将“全科开考”作为重点,广州市增加历史学科、深圳市增加道德与法治学科等。同时,对接高中课程,加强与广东高考综合改革“3 1 2”模式的有效衔接,也是各地中考改革的重要方向。

改革后的惠州中考同样坚持“全科开考”模式,考试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初中所学的13门科目均纳入考试范围。

惠州市教育局称,经过省内多地的调研、专家座谈、征求意见,在借鉴省内其他地市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惠州中考改革方案对考试科目分值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加强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例如,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分值增加,英语分值从120分调减至108分,也有利于扩大学生选考外语科目的范围(我省现行高考外语种类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6种),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历史文化的教育,同时也是接轨新高考“3 1 2”模式的必要举措。

除了八大计分科目外,生物、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五科的考试成绩是中考录取的参考科目,将以等级形式呈现,按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生物、地理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按全市参考总人数分别划分为:A(25%)、B(25%)、C(25%)、D(25%);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按全市参考总人数分别划分为:A(25%)、B(50%)、C(20%)、D(5%)。

为了减少偏科偏学,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储备,实现初高中教育有效衔接,方案提到,报考普通高中学校的考生,生物、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至少要有一科达到C级(含)以上,即成绩为双D级及有缺考科目的学生不能报考普通高中学校。

惠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李老师认为,在省内各地的中考中,分数 等级的呈现形式已成考试评价的主流。在中考招生中,除了计入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科外,其他学科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这既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偏科,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根据“学完即考”的原则,八年级将开展生物、地理两门科目的文化考试,九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含听说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等七门科目的文化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和确定考试时间,市、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由市统一命题,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依据初中课程方案,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化学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个科目由市教育局确定考试内容、方式及评分标准,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

教育趋势

落实“双减”衔接新高考中考改革仍需补短板

中考改革方案公布,折射出怎样的教育趋势?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罗红认为,方案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最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引导和促进初中学校重视所有学科,让学生在各个学科打好坚实基础,有助于惠州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素养,健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机制,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多样发展。

“在考试方式上,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有助于惠州考生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她说,考试学科分值的变化体现了国家和省里的最新要求和趋势,将更好对接高中课程,加强与广东高考综合改革“3 1 2”模式的有效衔接。方案还提出,将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进一步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在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中的运用,这些也是广东“新中考”的方向和发力点。

不过,方案真正落地仍需多方共同努力。惠州市惠城区某初中学校校长表示,学校的当务之急是要开齐、开足实训室等,让老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场地开展实操教学。目前,不少学校都面临教学实验室建设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以关注并加大投入,对学校教学环境升级改造,保障师生教学实验的场地设施等。

惠州市某县区招生考试中心工作人员黄先生认为,中考改革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都更多了,而且考试多集中在八年级至九年级,这对各地的考务组织、考场设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市里及各县区能从全局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安排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加大考试考务保障工作,为考生创造便利的考试环境。

随着方案公布,学校接下来如何在教育教学上发力?惠州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副校长陈剑认为,新中考改革方案更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学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同时还要调整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变为讲练结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对目前七年级学生来说,该如何调整学习方式,迎接新中考?惠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李老师建议,七年级至九年级,还是要抓好课堂实效,认真学好每个科目,上好每一节课,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注重学科思维的养成,善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家长的关心支持也很重要,要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养成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惠州中考录取科目改革前后对比表
科目现行政策(2021年中考)改革后(2024年之后中考)
卷面分

权重

比例

计入

中考分值

卷面分

权重

比例

计入

中考

分值

备注
语文12011201301130含附加题10分
数学12011201201120
外语12011201200.9108笔试、听说考试分值按照省统一规定

体育

与健康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2.5分,体育项目考试成绩50分52.564平时成绩3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3分,体育项目考试成绩58分
物理10011001000.990另加:实操考试成绩10分
化学10011001000.770另加:实操考试成绩8分
历史1000.5501000.770

道德

与法治

1000.7701000.880
总分变化

按权重折算后

中考总分:732.5

按权重折算后

中考总分:732

加入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后

总分为750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