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人生的竞技场,也是人生的跨越场。
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把十几年的所学所得,用两天的试卷考出来,确实不容易。
为此,莘莘学子都顶着巨大压力,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
但是,考场是有纪律的,考场是有约束的,违反了考场纪律,突破了考场约束,改写的只能是自己的人生。
7月8日高考第二天,在进行的理综考试中,有一位女生在考试结束前,将周围两名同学答题卡撕碎。
一名在场目击的考生说,当时他正在考试,忽然听见老师大声喊:“你干什么!”
只见涉事女生,先把自己的答题卡撕了,伸手又把后桌的答题卡给撕了。
监考老师过来阻止她的时候她又抢了另一个人的答题卡撕掉,总共撕了三张答题卡。
幸好,被撕毁答题卡的两位考生又将损毁卡的内容,并写在新答题卡上。不然就是毁掉了三个人的人生,后果不堪设想。
事件一出,网友们纷纷直呼:天啊,疯了吧,为什么毁掉别人的人生!
确实,我们都知道高考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可如此重要的考试,为何做出极其荒唐的事?
今天官方给出了回复:这名女生一些题不会做,心理压力过大,突然情绪失控。
当然,该女生最终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了单,按作弊处理,取消全科的成绩。
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是一种“压力过大”的在作怪,而背后反应出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缺失。
有调查表明,有80%的高考生,高考所有科目必丢20分~50分,就是因为这种“考试焦虑”。
就比如我高中同学,连续两年因为高考过度紧张、呕吐不止,最终与大学无缘。
第一年高考时,第一天就出现恶心、呕吐不止的症状。医生怀疑他有胃病,经排查才发现是因为过度紧张引起的胃部不适。
而当时同学父母比他还紧张,绞尽脑汁为他安排营养,可这在孩子看来却是最大的压力。
随便在网上一搜,就有太多因为心态差导致高考溃败的例子了。
有一位学生在数学考场上,因为题太难,边流泪边答题,后半场考试都在哭,结果答题卡被眼泪淋湿字迹模糊;
还有一位学生,考试的时候,手抖得像筛子,这样基本上很难有好的思绪了;
甚至有的学生当场昏厥,被送到医院。
父母总让孩子刷题、看题,以为吃好睡好就补回来,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给孩子做考前心理建设。
明明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也逐渐要在这场战斗中见到希望了,可最后因为糟糕的心态功亏一篑。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我本可以。
实在让人感到意难平。
永远拿第一名的孩子,未必真优秀。把孩子送进名校的父母,也未必真成功。
成绩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唯一。
抗压性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最终标准。
记得之前南京发生过一个悲剧。
一个9岁的男孩,因撞碎了学校玻璃,害怕被家人、老师批评,选择了跳楼自杀。
轻生前,男孩留下手写遗书:
“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被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悲剧的上演,都无一不在控诉:孩子的教育,缺的不是智商教育,而是抵御挫折、战胜困境的勇气。
也许有很多人会说,自杀太极端,离我们太遥远了!
但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孩子:
因为成绩有点下降,然后他一整天都心情不好,看什么都来气,忍不住自己的怒气,不停地把怒火发泄在别人身上。
又或者遇到一点难事就不知所措,然后整个生活变得乱糟糟,最终走向崩溃。
这就是最普遍的“抗压性”欠佳的表现。比如撕毁他人答题卡的这位同学。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成绩不是决定孩子人生的关键,勇敢的抵抗生活的洪流才是。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所说:“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有什么样的心态,在战场上就能收获什么结果。
孩子的果实,藏在日复一日的家庭教育里的。
1、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每个做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非常的高,但孰不知过高期望引发孩子情绪问题。
“爱,有时也会成为一种伤害。
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会觉得,成年人的生活才无比艰难,孩子有吃有喝,是全家的中心,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这是他应做的。
这个时代,孩子的压力不小。即使生存压力小了,精神压力却非常大。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没有心事。孩子的世界只是大人的缩小版,我们有过的沮丧绝望,他们一点也不会少。
我们为人父母能做的,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成为他们应对艰难最大的勇气。
2、增强孩子抗压能力
有的父母会说,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太好了,不会懂得生活的艰辛,不能吃苦、抗挫能力弱。
我们能不能人为制造一些所谓的“苦难”,让孩子得到“磨炼”?
让孩子有抵御挫折、战胜困境的勇气,不是给他制造挫折,更不是在他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
苦难本身并不能使人坚韧,能让人在挫折中站起来的,是父母、朋友等人的理解、支持、鼓励和信任。
我们不必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需要的是在他身处逆境时,告诉他:
也许还有别的路可走,也许很难熬,但只要能熬过去,总会变好的。无论如何,还有我们在你身边。
让孩子抵御挫折、战胜困境的能力,重点不在“挫折、困境”,而是当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如何引导他走出挫折,变得强大!
我们应陪着孩子经历痛楚,给予他温柔和坚定的支撑,一直站在他的身后。
3、输得起,才能赢得漂亮
孩子要想成功,必须学会接受失败,感觉痛苦,然后不断努力,直至成功来临,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回避。
可孩子原本就是一张白纸,对于赢的执着和输的恐惧,更多的是来自父母。
所以,在胜负面前,父母应该要放平心态,不要让负面的情绪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现在的赢的未必是真正的赢家,而不怕输、也输得起的孩子,才可以应对更多未知的挑战,才能赢得了未来。
其实每个父母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难题,自己担风雨,自己杀血路。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他,就该在他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生活压力的孩子。
唯有如此,孩子得开心、顺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能获得的最大成功和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