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公平,是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高教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武汉、西安、南京等城市211院校多达7所以上,而石家庄甚至没有211院校。北京、上海等地211录取率近14%,而广东、广西等地不到4%。公平,只是相对的,尽管高考是中国最严格公正的考试,但地域不公是高考无法回避的缺点。
2018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采用全国卷,分为一卷、二卷和三卷。海南省语数外采用全国二卷,其他自己命题;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等五省市则是自主命题。而江苏等地也表示,未来将会采用全国卷。高考改革正在进行时,全国高考试卷统一,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高考试卷统一后,哪些省份才是最大赢家呢?
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肯定不是最大赢家。它们占有最多资源,即使换卷,影响也微乎其微,毕竟录取率摆在那儿呢。而网友们也普遍反映,北京市高考卷较为简单,倘若换成难度更高的全国卷,学子们只能“吃亏”。
河南、河北、山东等高考大省也不是最大赢家。两河采用全国卷多年,重点大学录取率也没有上升多少,反而一本越来越“水”。同卷后一本率再很低的话,“面子”多少有点挂不住。
其实,同卷后最大的赢家莫过于江苏。一直以来,江苏卷都以“难”著称于世,葛军老师更是江苏高考的灵魂人物。某年,江苏高考数学平均分仅60余分,刷新纪录,“地狱模式”让不少学子叫苦不迭。有些外省学子还对江苏有误解:“为什么你们400多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我这里500分连一本都上不了。”对于这种误会,江苏学子只能抱以苦笑。江苏若采用全国卷,一是可以降低难度,二来可以消除误解,是当仁不让的“最大赢家”。
江苏南京大学
当然,全面采用全国卷,没有谁最吃亏,也没有谁最划算。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高考录取率还摆在那里,同卷对高考的影响不大。要知道,二十年前大家就是一张卷。
实现高考地域公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试卷虽然都是全国卷,但还面临三点难题。一是改卷标准不一样,有的严有的松,有些省份600分以上比比皆是,而有些省份600分就可以上985重点大学;二是全国卷分为三套,难度虽然接近,但内容略有区别;三是招生指标不一样。浙江大学能在省内投放近3000个招生指标,对河南河北等投放300个指标就是“恩赐”。毕竟浙江省每年给予浙大很多经费,本地照顾也是合理的。
所以,高考同卷只是高考改革路途上的一小步,它对全局影响微乎其微。对于地方来说,与其向国家要招生指标,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科教水平,当自己省份高校足够强足够大时,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