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
陈川宁(左一)在高考试卷押运现场。通讯员 曾策力摄
6月9日下午,随着2022年江苏高考最后一门生物考试打铃收卷,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已经圆满结束。而对于内保民警陈川宁和同事们来说,还有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安全地将高考答卷送到指定地点。
“高考试卷的押运和保密工作是高考安保的关键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市公安局内保支队四级高级警长陈川宁说。作为高考安保的重要一员,这已经是陈川宁第12年参与到高考护考工作中,从开始的试卷押运再到最后答卷回收,这一完整过程都离不开公安民警的全方位参与。
2022年高考从全市28个考点、各区保密室的逐一走访,到“一校一策”考点周边管控区划定,再到高考试卷安全保障工作都离不开陈川宁的辛勤付出。记者了解到,从南京最北端的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考点到最南端高淳高级中学考点相距超过150公里,而留给陈川宁和同事们检查的时间只有两天。时间紧任务重,为节约时间,检查期间陈川宁基本都在车上解决早餐和午餐,不在走访考点就在去走访的路上。
“今年疫情防控形势复杂,既要满足全市27650名考生的防疫要求,又要高效维护考点周边秩序。”陈川宁介绍说,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与去年相比上升11%,对于这两万多名高考考生来说,经历小学中学12载的刻苦学习即将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考,而对于护考12载的她来说,同样也是对她工作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高考公安护考工作不是简单的考点维持秩序,而是涉及到考点周边排查整治、考生服务、交通管控、试卷保密等方面的系列工程。”内保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考点周边乱点需要整治、考试期间安静道路环境需要维护、网上涉考信息需要巡查、作弊器材需要严查……这一系列过程,离不开陈川宁与同事们对公安人口、交管、网安、治安、特警等多警种以及属地公安分局的全方位协调。
6月9日上午,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考点有一位特殊的考生,身挂引流瓶、躺在担架上被公安民警送到考点。原来,这名考生在6月8日下午参加完英语考试后,突发自发性气胸被紧急送往医院手术治疗。尽管其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但这名考生凭借顽强的毅力仍选择继续坚持高考。
接到相关情况后,陈川宁立即协调江北新区公安分局调度特巡警、交警等警种进行应急保障和沿途交通疏导,警车一路护送考生所在的救护车抵达考点,随后又协调考务部门将这名考生安排在备用考场单独参加高考相应科目的考试。通过高效协调、分工协作,兑现了南京公安帮助考生实现应考尽考总目标的承诺。
今年55岁的陈川宁,曾荣立三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8次,被评为全市公安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勤政廉政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陈川宁所在的校园安全保卫大队,主要是负责校园保卫、学生安全、国家相关考试安保等。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维护校园安全、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方面的职能作用,陈川宁扎根校园、关爱师生。
2020年的一天夜晚,南京某高校一名大三学生在宿舍匆匆留下两封遗书后便与宿舍同学失去了联系。在遗书中,这名同学对自己的各种物品一一做了交代,甚至还不忘提醒室友帮忙投喂校园内的流浪猫。见此情形,学校立即向南京警方求助。
接到警情后,陈川宁迅速与学校属地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同时协调多部门查找这名学生下落,最终仅用2个多小时顺利找到了该生。原来,该生由于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于是突发了轻生念头。了解情况后,陈川宁不断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终于让其放下心理负担、重拾信心。
做好高考护考工作,加强学校法治安全,提升师生反诈识骗能力……陈川宁说,还有几年她就要退休了,在这几年间,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师生们做更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