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周已经出了期末考的成绩,数学考的挺差的,才八十多,我问孩子:“怎么考得这么低呀。”
孩子回答:“本来有九十的,老师看错了,扣多了我两分。”
我问:“要不要妈妈给老师说一下,把分数给你改过来?”
孩子摇摇头:“没事,多两分,少两分,无所谓啦,我知道自己做对了,就行,再说,多两分还是没有奖状,不用改。”
好吧,孩子觉得无所谓,我也就无所谓了。
隔天,邻居和我聊天,说到她上高中的孩子,说孩子期末考试物理被错判十分,错失班级第一,孩子都气哭了,这样的情况,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就建议她,要找老师申诉,而不能劝孩子无条件的沉默接受。
无论申诉的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件事的处理,会让孩子明白一些必须懂得的道理。
图片来自网络
一、处理事情的及时性
孩子发现期末考试物理被错判十分的时候,是在什么时间呢?是在老师发下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吗?那么,当时,他为何不及时找老师处理?如果是当时没有发现,那么,他为何当时没有认真检查试卷?
通过这件事,要告诉他,处理事情,是有时效性的,错过了时机,可能就是错过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所以,做事要及时、把握好时机。
图片来自网络
二、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式
当孩子发现期末考试物理被错判十分,错失班级第一的时候,孩子自己是如何处理处理这件事情的?除了气哭外,他有没有采取了什么有效的措施?还是只是哭泣,和你抱怨?他为何不找老师申诉?
从他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和方式,可以看出孩子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如果孩子的处理方式、能力是差强人意的,则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
三、对待事情的自我保护
孩子在发现期末考试物理被错判十分,错失班级第一的时候,孩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他没有得到奖励,还是他被委屈了?他对于被委屈的事情,是如何看待的?觉不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为自己的合理权益进行争取?
从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可以体现出孩子是否有保护自己的意识,是否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想法。如果孩子没有,要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的爱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合理权益。
图片来自网络
综上所述,我觉得,应该找老师申诉,因为,这次劝孩子接受,而不帮助孩子找老师申诉,难免会让孩子养成忍声吞气的性格,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
而通过一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孩子的处理能力和方式,最主要的是对他的行为和想法做出正确的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