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了,怎么去找问题的答案?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有人可能会上网搜索,有人会通过相应的书籍查找,而有人则会从身边的社交圈中去寻找。各种途径,只要我们耐心,大部分问题都会找到答案。
在不断地解决完你的一个个问题后,你会感觉自己的大脑又得到了升级,认知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这就是求知的乐趣。
但是,有些问题就是找不到答案,怎么办?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可能会颠覆以上观点。求知的乐趣却远远不止从外界获取未知知识,他还可以在已有的知识地带,找到独特的途径,再造一个万事乾坤。
比如考试。各科考卷,各个题目都摆在你的面前。你要想找到答案,就要从已有的知识中筛选,找到一条路径,让他们清晰明白地展现在你面前。
可能这个例子还是不太能理解,不着急,再往下看,看看大神是怎么将已知的知识串联,来解决我们从书中找不到的问题。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到底是“携什么”进的贾府,换句话说,她到底有钱没有?大神陈大康先生在他的《荣国府的经济账》中曾经就论证了这个观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他认为林家和贾府联姻,这就说明他们必当门当户对,财力相当。
其次,林如海只有黛玉一个孩子,唯有的儿子也在早年间就夭折了。所以今后的遗产肯定只能给黛玉一人。在临终之前,贾母派了贾琏去帮忙料理后事,也有接收林家家产这一层意思。
就比如贾琏带黛玉回贾府,本来一个月路程就够了。硬是走了四个月,可想而知,林家的财产已在这期间,被贾琏清点得干干净净。
再次,贾府里的每个人的“月例”都是由王熙凤来发,包括贾宝玉和一些来串门的亲戚。只有林黛玉,她每个月的月钱,是由贾母送过来的。可想而知,贾母保管了从林家进来的钱财,只用在黛玉身上。
最后,当贾家没落没钱时,突然间又造了一座大观园。这钱哪里来?一目了然。
林黛玉到底有钱还是没钱,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并没有直接表示。陈大康将红楼梦中的各个细节、线索都摊开来,串联在一起,就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多么神奇!这些信息都是已经有,只不过给它找个独特的路径,把它有条理地串联起来,这样得出来的结果,就又能刷新我们的大脑。
求知的乐趣还在于,对于一个问题,即使没找到答案,但在寻找的过程中却很享受。
秦始皇有20多个子女,但他有皇后吗?这个问题一直是个谜,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但没有的声音占大多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李开元在《秦谜》中是怎么论证这个问题的。
第一点,自古以来,每代帝王是否结婚,与谁结婚,这都不由得自己,这是制度问题。而根据当时秦国的制度,秦始皇是在二十二岁成人礼之后,就得结婚,而且应该有一人正室,侧室数人。
第二点,秦王嬴政的婚姻是由华阳太后决定,华阳太后是楚国人,所以为嬴政选的王后应该就是楚国人。而且历史上,秦楚联姻已经成为了惯例。
第三点,秦始皇的继承人,长子扶苏,应该就是楚皇后的儿子,但秦始皇对楚国外戚有很强的戒备心,因为一直被他们包围着。所以长子继位后,政权落入楚外戚手里,是他担心的一点。
第四点,秦始皇只留秦国史书,把其他六国的都焚烧了。顺便把自己后宫的记录也都烧得一干二净。
如今,对秦始皇的后宫一无所知,只靠推测,那么他到底有没有皇后,皇后是不是楚国人,这一概不知。
你看,没有答案,但你经历了像侦探破案的过程,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把已有的知识串联,给它们独辟蹊径,可能就是一个问题最好的答案,从而让你感受到了无限的喜悦。
也可能对于目标问题没有收获,但在寻找的这个过程中,你体验到了推理的快乐,体验到了其他方面的收获,从中获得的乐趣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