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在泰山看日出,我虔( )诚地等待它的出现。先是看到乌云银边的衣裙,姗姗移动,然后太阳慢慢探出自己红色的面孔,小小橘子一样,一点一点往上跳跃着。突然,它挣脱了云层的羁( )绊,光辉霎时四射开来。随着太阳的上升,周围的云层朱红、橙黄、淡紫……让人目眩神迷。大地的一切都苏醒了,眼前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虔( )诚 ②羁( )绊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捉摸不透 B、日新月异
C、神机莫测 D、瞬息万变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天地有情,生命有节。他们的生命之“节”,在时空浩渺中,豆古永恒。“节”是气节,是陆游遭排斥时“① ② ”(《卜算子·咏梅》)忠诚不渝,是苏轼被贬黄州孤独落魄时“③ 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高洁自许,“节”,亦是情操,是杜甫“⑤
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博大胸襟,是孟浩然“欲济无舟楫,
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报国心,是《大道之行也》中“⑧
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理想。
3.名著阅读。(4分)
“厄运往往能磨炼一个人”请你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名落相关内容来印证这一观点。
A、保尔·柯察金(《铁是怎样炼成的》) B、贝多芬(《名人传))
4、根据语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2022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火爆出圈。在节目中,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 , , , 。这种文艺范儿不离世俗味,又超越了世俗味。平淡间有无限深情,日常生活中蕴藏人生真趣,令人不禁拍手:这就是宋韵的文艺范。
①垂钓、担柴、行旅与吟诵之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
②层峦叠嶂是高高的发髻与轻盈的身姿
③行者樵夫渔父并怡然自得
A、①③② B、①②③
C、 ③② ① D、②①③
5、五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共9分)
(1)为了营造气氛,请你围绕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3分)
(2)你们小组准备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来收集相关资料,围绕“以和为贵”,你们准备针对哪三个不同的角度收集材料?(3分)
(3)活动中轮到你做即席讲话,你想讲些什么?(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至少运用一个成语,不少于5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回眸上林湖
吴珍艳
①关于上林湖的文字读过不少,著名的如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他曾在《乡关何处》中对这一个他“小时候三天两头去玩水的地方”有过不少的着墨;优美的如诗人俞强的《上林湖之绿》,这篇难得一见的美文曾被纳入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中。还有那年读无雨兄《九秋风露越窑开》一文,则是在他细细的追溯间品出一份上林湖所特有的沧桑来,从东汉至唐宋,不过是历史的一个转身,上林湖越窑上千年的盛衰便在他豪迈大气的笔端奔泻而出,令人浮想联翩……
②自然,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北人,上林湖是去过多次的,秋色的明媚,冬日的静谧更有满湖的春光,皆一一领略,细细储存,轻易却是写不出文章来的,总觉得自己的文字是如此单薄,不足以承载上林湖深邃的内涵以及厚重的历史。那么,我能够做的,便是一次次地走近它、靠近它、感受它……
③这个夏日的黄昏,再一次陪同几位客人前往,其间的一位老师去年曾有过一次上林湖之行,记忆犹为深刻,以他所言:来慈溪,若不去上林湖,便算不得到过慈溪。到了上林湖,不去看荷花芯窑遗址,无论如何是一种遗憾。是的,从千年之前的窑火在荷花芯窑燃起的那一刻开始,上林湖必将成为慈溪人的骄傲。“中国青瓷文化发祥地、海上陶瓷之路始发地”,无论是谁,只要听说过上林湖以及与其相关的种种,都免不了会萌生出一睹为快的念头来。
④所以,如果你从未来过,那么这一刻,请循着我的足迹前行-这黄昏的上林湖畔,有着多么美丽的画面,不说轻波涟漪的水面,不说风婆绰约的远山,只要看岸边拍照的对对新人脸上的笑容,只要看晚霞中随风舞动的洁白婚纱,这般动人的景致,怎能不让人沉醉于其间?
⑤登上等候在岸边的机动船。嘈杂的机器发动声却是不合时宜的,如同一首经典的老歌被重新谱了曲,如此突兀生涩。好在船行不过数里,便至古越窑遗址-荷花芯窑。荷花芯窑几经修葺,依然镌刻着岁月的屐痕。立于几十米长的遗址前,你仿佛能感受得到远古的炉火熊熊,那一幕幕尘封于历史褶皱里的画面亦随着湖水此起彼伏-谁在窑工的号子里捧出第一片青瓷?来往的桨影船帆间扬起的是谁的希望?又是谁在汉唐月下倾听瓯声缠绵瓷韵悠悠?
⑥我们脚步轻轻,话语轻轻,我们在亦步亦趋间再次上船,前往上林湖的深处。湖中此刻山风徐徐,波漪涟涟,愈行湖面愈是浩淼,愈行湖水愈是澄澈,俯身于船舷,这一泓碧水离我是如此之近,近到我可以俯照容颜,近到可以感知你的呼吸-若非湖水深处散落着的如玉青瓷,何来这上林湖绿如釉色的盈盈之水?
⑦上林湖深湾的最后一个自然村吴家溪也将在近期被整体拆迁。我们让船停在村子的对面,从各个角度把它留在了我们的镜头之下。说是村子,其实不足十来户的人家。残垣断壁、茅屋土墙,看上去虽是萧条荒凉,倒也与这青山绿水有着说不出的贴合,或者竟可以说它是美的。这美是一种未经雕琢的天然之美,就像它的谦卑,它的质朴一样,不需要过多的粉饰,不需要任何浓彩重墨。落日的光影下,小村孤独矗立,想着这里面也许会有几个年迈的老人留恋着故土迟迟不愿离去,想着不久之后眼前这个村落将不复存在,不免怅然。上林湖的窑火可以重燃,繁华可以重生,可是,许多美丽却无法复原,许多的风景将永远消逝。
⑧回眸上林湖,碧波万顷,所有的感慨因这一片开阔而变得透明,岸边依然有拍照的新人,让摄影师的快门按下满满的幸福。多年之后,他们的脸上会布满皱纹,他们的世界会渐渐混沌,而上林湖,上林湖一切的美好,是否可以永远青翠鲜活在他们的记忆中?
(选自《文学港》2011年01期)
6.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游踪,完成填空。(4分)
(1) | → | 荷花蕊窑 | → | (2) | → | 吴家溪 |
7、从修辞、句式、用词、人称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写一段批注。要求:至少两个角度。(4分)
.
8、文章第①段中介绍了许多其他作家写上林湖的作品,有什么作用?(4分)
9、作者在回眸上林湖之余,不禁产生了“上林湖一切的美好,是否可以永远青翠鲜活在他们的记忆中?”的疑问,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探究作者想表达的情思。(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2分)
【文本一】
后浪
①哪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②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很多人,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③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④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
⑤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
⑥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⑦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轻的身体,客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⑧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电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地生活!
⑨那些报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
⑩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11)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未。
(12)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文本二】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神州大地,青年一代成为闪耀的群体。医院、工厂、工地、列车、检查点到处有他们的身影,也许稚嫩但却坚毅。根据中央指导组的数据4.2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00后”;“90后”医生甘如意4天3晚骑车、搭车,辗转300多公里,拼了命回到-线;温州“90后”小陈自费300万,10天将25吨医疗物资从国外运往武汉;18岁的小伙子徐森乐成了临时质检装箱工,一晚上检查了5000只口罩……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奉献与担当,也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注释]①本文是著名演员何冰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的视频流讲稿。
10、在演讲者何冰的眼里,当今的年轻人是怎样的一群人?(4分)
12、根据文本二的内容,仿照文本一第⑤-⑦段的句式,再续写一段话。(4分)
13、小宁同学尝试演讲文本一,他对文本一中的画线句子如何处理有疑问,请你帮他对画线句子进行演讲设计,并说明设计理由。(最少设计两处)(4分)
小贴士:演讲在技巧上,要注重语气、语调、重音、节奏,肢体动作等。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10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①三百闾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③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①临淄,齐国都城。②闾,里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不肖,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齐人固善盗乎 不知其善也
B、请循其本 其真无马邪
C、是鱼之乐也 是谓大同
D、晏子至 虽有至道
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5、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分)
16、庄子和晏子都机智善辩,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他们是如何取胜的。(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石壕吏
幕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格!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
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姐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7.有人说“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中“怒”“苦”两字用得好。为什么?(2分)
18、联系全诗内容,请谈谈你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2分)
四、作文(50分)
19.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疫情期间的网课给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请从下面两个写作思
路中任选其中一个作文。(50分)
(1)选取网课学习期间对你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写一篇记叙文,参加《商丘日报)
“我的网课”主题征文活动。
(2)你憧憬过未来高科技下的网课吗?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
事,或者写一篇介绍未来网课的说明文,向〈小科学家》杂志投稿。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2年春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1)① ②(每空1分,共2分) (2)D(2分)(共4分)
2.①零落成泥碾作尘 ②只有香如故 ③拣尽寒枝不肯栖 ④寂寞沙洲冷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⑦端居耻圣明 ⑧故人不独亲其亲(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3.示例一:保尔在战斗时,头部被炸弹炸成重伤,最终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但一次次的磨难没有摧毁他,反而磨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他不仅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更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言之成理即可,4分)
示例二: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受酗酒父亲的虐待,中年遭遇耳疾折磨和侄子的不孝,但他没有被苦难打到,而是在痛苦中坚持创作,谱写了《英雄交响曲》《欢乐颂》等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言之成理即可,4分)
4.C (3分)
5.(1)示例:家和万事兴,校和成就大;建设和谐校园,你我快乐成长。(符合题意即可,3分)
(2)示例:①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典故;②“以和为贵”在中国外交领域中的具体体现;③“以和为贵”的现实局限性……(符合题意即可,3分)
(3)示例:个人是班级的一分子,个人的和谐是班集体和谐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守礼仪来促进班级和谐,做一个光明磊落,心态平和的阳光中学生。(围绕“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即可。注意语言通顺,简洁。3分)(共9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6.①上林湖畔 ②上林湖中(上林湖的深处)(每空2分,共4分)
7.①运用叠词,例如“徐徐”“涟涟”,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美;②句式上运用对称句,例如“愈行湖面愈是浩淼,愈行湖水愈是澄澈”,展现出上林湖湖水的宽阔和清澈,读起来富有节奏感;③多种感觉描写景物,例如画线句中视觉和嗅觉相结合,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情景交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④善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例如“你的呼吸”,将湖水拟人化,“如玉青瓷”将瓷器比作玉;⑤非常讲究遣词,例如表颜色的词“釉色”“青”“碧”,给人无比美好的画面感。(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章内容亦可酌情给分)
8.通过介绍他人作品,表现上林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情怀和历史价值;引述他人语言,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文化气息;同时,为下文作者描写上林湖之旅作铺垫。(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章内容亦可酌情给分)
9.作者通过介绍上林湖青瓷文化,赞美上林湖先民的勤劳与智慧,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作者含蓄地表达对吴家溪将被整体拆迁的痛心惋惜之情,启迪人们要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作者表达对“美丽却无法复原,许多的风景将永远消逝”而感慨和无奈,思考并担心传统文化的衰微,呼吁人们要铭记和传承上林湖的自然、历史、人文等一切美好的文明成果。(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章内容亦可酌情给分)
(二)(共12分)
10.在何冰的眼里,当今的年轻人是值得羡慕的,他们拥有了选择的权利;当今的年轻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专业,自信,大气;当今的年轻人是值得感激的,他们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意思对即可。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
11.示例:向你们的大爱致敬:你们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顾大家,奔赴前线,同时间赛跑,用大爱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青春华章。(围绕着“大爱”“成长”“责任”“担当”等仿写均可。4分)
12.画线句子是在总结展望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也是青年,时代与青年共同前进,所以演讲时要用激昂向上的语气,表达对当代青年人的赞美;重音应当放在“你们”“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读到“因为有你们”时辅以抚心、握拳的手势,强调当代青年品质优秀,突出对青春热情的赞颂,读“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这句时右手上扬,目视前方。(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章内容亦可酌情给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共10分)
13.C (2分)
14.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2分)
15.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一种外在表现。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意思对即可。2分)
16.庄子偷换概念,在一个“安”字上做文章。“安”,既有“怎样”“如何”的意思,也有“哪里”的意思。惠子的本意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却被庄子故意理解为“在哪里知道”,于是庄子答以“我知之濠上也”,论辩至此戛然而止。晏子巧妙地运用设喻类比(或比喻、类比)的方法。先举实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再指出原因——“水土异也”。然后提出“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的原因,把矛头转向了楚国,得出原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章内容亦可酌情给分)
(二)(共4分)
17.“怒”“苦”两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老妇悲苦无助的形象,并为老妇后面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意思对即可,2分)
18.“独”字暗示老妇已经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是老翁老妇共同接待的,一夜之间,只剩老翁,一个“独”字表现了诗人的悲愤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意思对即可,2分)
四、作文(50分)
19.(50分)
分项 | 主题与内容 (25分) | 结构与表达 (20分) | 书写与标点 (5分) |
一 等 | (21~25分) | (17~20分) | (5分) |
①主题突出,内容充实;②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的思考和体悟;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 ①叙事完整,重点突出;②描写具体,语言准确、生动。 | 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标点使用正确。 | |
二 等 | (16~20分) | (13~16分) | (4分) |
①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不空洞,不虚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 ①叙事基本完整,重点基本突出;②语言流畅,有一些具体描写。 | ①书写清晰,卷面基本整洁;②标点使用基本正确。 | |
三 等 | (11~15分) | (9~12分) | (3分) |
①主题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充实;②缺少情感体验和思考、体悟;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健康。 | ①叙事基本完整,能注意详略;②语句基本通顺,病句较少。 | ①字迹能辨认;②标点使用有一些错误。 | |
四 等 | (6~10分) | (5~8分) | (2分) |
①主题不明确,内容空洞;②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够健康。 | ①叙事不完整,主次不分;②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 | ①书写潦草,卷面脏乱;②标点使用随意。 | |
五 等 | (0~5分) | (0~4分) | (0~1分) |
①内容与题目无关;②抄袭比例80%以上;③随意拼凑,不知所云;④价值观错误。 | ①结构非常混乱或字数不足100;②病句多,词不达意。 | ①书写非常潦草;②不会使用标点。 |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分项分等打分,不同项目可跨等级打分。
3.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4.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有文采。
5.没写题目扣2分。
6.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复错误不计,最高扣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