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个班进行小练习,事先没有通知,我就想看看孩子们学得效果到底怎么样,心里也有个谱。
结果离我预期目标差不多,评估正确…从这张练习卷看出孩子之间差距很大,分层,两极分化也开始了…分享试卷如下:
我在群里也简单发了这张试卷分析…有心家长相信能明白我用心良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教育都要从源头开始。小学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如果不重视,可能毁掉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层基础没有打好的话,那上层建筑也随时都会面临着崩塌…。
所以,低年级一定要把孩子该培养的习惯、能力等培养起来。不考试,不写作业,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更轻松了。想学就学,想不学就不学,结果就是变得越来越懒散…等三年级就无法适应书面作业,考试成绩也严重下滑。所以,要重视!
我简单分析下,内容如下:
一、根据这次练习卷分析
1、两个班差距:
我授课两个班:一个班整体比较齐,另一个班基础都弱很多,尤其看拼音写词语都能错很多…
2、紧跟老师步伐重要性
只要按着老师要求走,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
小丁这丫头,这张试卷居然就错了一个。回到上学期,还依稀记得,这孩子啥啥都慢,次次听写跟不上…现在听写不断提高:速度快了、正确率高了。
两个班,还有好几个孩子,都属于厚积薄发的孩子,按照每天的作业按部就班落实…进步特别大,一次比一次练习成绩优秀。好欣慰呀!
二、拉开差距三个因素 通过沟通聊天,以及所看到的,我发现孩子差距为啥越来越大。刚入学都是同步,有的孩子甚至没有上过衔接的学前教育,但是都追上了…我琢磨一下,有以下三点。1、习惯、态度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拉开孩子差距的是各种习惯,早养成早受益。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夯实学习基础,才是重中之重。
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听课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坐姿的习惯,上课听讲、批注习惯…最重要就是时间管理的习惯。
通过沟通,发现小杨这孩子为啥退步厉害,回家就吃喝玩…所以,孩子放学回家,要给他规划好时间,按照计划有质有量完成各项任务,不能散养…坚持听写…复习和预习。
看看班里,那些坐姿都不标准的,不是搞小动作,就是聊天…所以坐姿端正也很重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认真听讲,做好批注。
还有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也很重要,多干活,多劳动,多锻炼…今日事今日毕,少依赖他人,学会对自己负责。
预习、复习具体内容之前都谈过!
2、阅读、写日记
孩子不爱读书,不会读书,那么外延知识就变得越来越少,这势必会影响他的理解力、逻辑性、条理性。
尤其新课标后,语文课外知识考点越来越多。如果孩子考试不理想,就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没有兴趣,就越不爱阅读…恶性循环,距离越拉越大…。
所以,一定在低年级段,引导孩子多阅读,包括我留的亲子阅读不就是为了提高孩子兴趣…只要每天坚持一点点,持之以恒,一定会见到效果。
目前,我这么强调,班里还有不重视,真担心孩子大了会后悔。唉,我尽力了,我也不会多说,毕竟价值观不同,多说无益。
3、家教水平 家长的水平,很敏感,但这个确实很重要!家庭给孩子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安全感和价值感。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整天患得患失,问东问西…见到孩子就开始刨根问底:在校发生什么了?有没有受欺负?有没有朋友…。
昨天,班里孩子因无意导致小事情,家长不停追究,不停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各种理由,各种求要求…到后面,我不多说,因为说了也无用,车轱辘话来回说…!面对这些家长,爱子心切理解,但要明白世界不会都围着你孩子转!要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才是关键…
说不好听的,我的言外之意父母管的太多,闹心…这孩子再大点,估计都烦家长!
所以,家长要清楚不要玻璃心,不要离不开孩子,不要细致入微照顾…反而害了孩子,自己也难受!天天这么问,他怎么可能有心思学习?
三、培养孩子的价值感
最关键就是,让孩子多做事!让他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一些状况…。
慢慢地,他自我的评价就会提高,会约束自己行为,自律性都能提高…那么学习的效率也就提升了。
告诫:
(主动性差、懒惰、基础差、不动脑、自觉性差、缺乏计划)有这六点孩子要小心了,就担心到了三年级会掉队!
总之,孩子的学习是一步步积累的过程,不存在临时抱佛脚。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低年级大意不得!
备注:
今天值完班,本来不想录视频,一看班里没人,赶紧录段,坚持提升自己。
创作思路来源生活,人都要好好说话…分享如下:
2023、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