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阅卷组的试卷(试卷轰动了整个阅卷组)

震惊阅卷组的试卷(试卷轰动了整个阅卷组)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6 22:18:14

“考试就像一场战争,成功靠的是策略,而不是勇猛。”这是一位老教授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说的话。为了这一次决定命运的战役,每一个考生都在绞尽脑汁,各显神通。

而考生王云飞,他选择了一条不太寻常的道路——用文言文应对语文作文这一高考的重头戏。他的这一冒险举动,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但最终,他用实力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

一个古文爱好者的兴趣

王云飞,一个普通的农村考生。爸爸是农民,妈妈是一名普通教师。家境一般,但王云飞从小学就表现出特别的文学天赋。

初中时,王云飞偶然接触到了古文,并逐渐爱上了它独特的韵味。高中三年,王云飞的主要课余兴趣就是研读古籍。

他把《论语》《孟子》《史记》等一系列古籍翻来覆去地研读,甚至能够背诵其中许多段落。这样勤奋的学习,使得王云飞对古文的理解超过了许多专业文史学者。

“古文就像一首优美的乐章,我很享受这种阅读的乐趣。”王云飞解释道。然而王云飞的这个兴趣爱好,并不为家人和老师们认可。

高考在即,语文老师更建议王云飞以经典散文和现代文学作品为素材,而不是过于晦涩难懂的古文。

“你现在的古文水平也许可以去考研究生,但对高考来说过于冒险。”语文老师如是劝说。王云飞也曾一度动摇,但最终还是决定大胆尝试——他要在高考作文上全篇使用文言文!

一篇惊世骇俗的高考作文

2010年6月,江苏省高考首场正式开始。手握着试卷,王云飞脑海中已经有了构思。他先迅速完成了客观题,然后开始潜心创作作文。

见题立意,结构布局,一气呵成。整篇作文,王云飞使用了大量生僻难懂的古汉语词句,构成了一篇晦涩难解的文章。他把试卷交上后,心中充满不确定,同学们都在猜测他的作文会得多少分。

阅卷老师拿到王云飞的试卷后,看到开头两句就已经震惊了——竟然是文言文!细读全文,约有30个古汉语词句完全无法理解。

这种情况实在罕见,老师们不得不将试卷提交给专家复核。历史文献专家吴新江教授拿到试卷,也被王云飞的古文造诣惊到了。他查阅了大量古籍字典,花了整整4页纸注释了作文中的生僻字句,共计近2000字!

满分作文的佳话

经过反复评阅,专家组最终认定,王云飞的这篇作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是一篇真正优秀的好作文。

尽管出现许多罕见古汉语词汇,但语义通顺,用字准确。这样创新的文体实验成功了!王云飞的755字高考作文《绿色生活》终于得到了满分的评价。

这对一个高三语文老师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王云飞用实力证明,他的古文水平已经远超常人。

当记者采访王云飞此事时,王云飞表现得很谦虚:“我的水平还很浅薄,这只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希望大家不要过分张扬。”

而专家则表示,能写出这样的作文,王云飞的古文造诣已是一个少见的人才了。

我们不知道王云飞未来的发展如何,但他的故事证明,有时我们需要勇于尝试,敢于不同,才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结语

兴趣,它真的是最佳的导师。当我们对某件事充满热爱时,那份热情就像内在的动力,驱使我们不断去学习和实践。因为热爱,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哪怕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会轻易放弃。

但是,我们的热爱不应该盲目,随波逐流是容易的,敢于追求与众不同才是更具价值的事情。在热爱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自己的独特兴趣和追求。

免责声明: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