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考成绩不让公布了,但是有些官方组织的多校联考,还是值得参考下的。
其中去年两次联考,就把很多关内和关外学校放在同一个池子来比较,我们也能够看清楚这些学校发生了啥变化。
01
34校联考
此联考主要是龙岗学校,加上一些南山福田罗湖的学校参与。
我们采用个人比较推崇的中上段学生比例排序,来规避点招的影响。
具体计算方式是:
中上段学生比例=(A线人数-前500人数)/(总参考人数-前500人数)
这个中上段学生比例的排序方式,对依赖点招的学校不友好,很暴露真实地段生水平。
其中我们以比较稳定的深高南(四大,前10)、侨香外国语(老牌前20)、中科院实验(前30)做尺子。
来衡量各个学校的变化。
按学校梯队跟大家汇报下:
⭐一梯队(中上段比例38%以上)
这个梯队里,侨香一直是一所前20名的老牌学校。
但是侨香和深高南的中上段比例和前500名比例都差不多,这说明深高南的地段生并没有比侨香强多少。
同时还可以看出来,深高南已经没有明显的掐尖,但是成绩就到了全市前十几名的水平了。
这两所学校代表了福田地段生1.5梯队公立学校水平。
比较意外的是龙岗外国语的水平,竟然超过了侨香和深高南。
估计大概率有掐尖,不过他A线的比例也非常高,参考人数规模也不小(有414人)。
本着客观的态度,只能说明全校生源质量都提升了。
⭐二梯队(中上段比例28-32%)
这个梯队比较好的尺子是中科院实验,稳定的前30守门员。
可以看到坂田的科技城外国语进步巨大,中上段学生比例比中科院高1%,比侨香低6%。
这说明他真实水平,应该在前30名左右。
而且科技城前500人数比例只有5%,比中科院还低2%(中科有掐尖)。
说明科技城没有什么掐尖,成绩比较实在。和科技城类似的还有龙岗的平安里学校和龙城初中。
比较意外的是深高北,前500比例有10%,是这33个学校里最高的。
但是中上段比例只有31%,比中科院和科技城都低。
这说明深高北有明显点招,但是地段生并没有起来。和深高北情况类似的,还有深高东。
堂堂市属学校,只靠点招撑着门面,比不过科技城外语这种几乎是地段生的区属学校。
另外有个黑马学校是桂园中学,中上段比例(32%)远远超过了罗湖区第二翠园东晓。
而且2021和2024年的区中考状元,都来自于桂园。
桂园其实是个老学校,现在属于焕发第二春了,感觉越来越像罗湖最好的区属初中了。
⭐三梯队(中上段比例25%以下)
这里面学校就比较普通了,比较意外的是翠园东晓已经掉到这个地步了。
这个梯队,其他的没啥可说的了。
02
关内关外比较
其实,去年以龙岗区为主还进行了一场49校初三联考。
此次联考中,福田区的明德香蜜学校,在语文、英语、物理、道法、总均分都位于前二,且多科第一。
估计龙岗区能和明德有点竞争力的,可能就是龙岗外国语或者深中龙初了。
所以经过上面两次联考的成绩比较,大家应该也比较清晰目前关内关外学校的水平了。
我们再把2019年的地段生水平排名拿出来一起看下计算逻辑仍然是通过20大率-4大率规避掐尖的影响。
可见,虽然已经推行了几年的教育均衡化,但是和2019年相比,关内关外学校的整体格局变化不大。
龙岗和龙华的公立第一,都没有能在地段生质量上,挑战深圳实验、南二外和明德这个级别的学校。
这两个区的公立第一,褪去点招的光环后,估计就是全市十几名的水平。也就是侨香、红岭和南外这个级别。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这几年全市30名左右的学校越来越多。
像龙岗的科技城外国语、深实验坂田,龙华的龙华实验、深外龙华和南山的园丁等等…
一堆有前30名实力的学校出现了。
这也意味着,将来只有前20级别的名校,才会有比较好的溢价。
前30,则只是个所谓好学校的门槛。
转自楼癫,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