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右翼分子在连锁酒店大肆(sì)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chuàn)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
B.一个衣衫褴褛(1án lǚ)的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mǔ lì),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C.他们怏怏(yāng)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gū)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D.《庄子》记佝偻(lóu)丈人承蜩(chóu)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绸翼之知。”
2.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B.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竞会这样怒不可扼。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发疯似地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领神会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
B.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大轿,门里进出的是达官显贯、商贾名流。福聚德一直是赫赫扬扬,名噪京师。
C.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D.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而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泰安市高铁新区条例》。
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B.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C.啊,小桃树!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开的灼灼的吗,香香的吗?
D.这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B.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史书。
C.《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D.《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之事持不同意见。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主要概说苏州园林的总体规模。 B.①段主要概说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
C.②段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构建。 D.②段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
8.②段中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强调了设计者与匠师们比较讲究的个性特点。 B.从中能够体现出设计者与匠师们的用心良苦。
C.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强调突出之意。 D.有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的作用。
9.对选文第③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与假山、池沼与池沼是怎样配合的
B.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池沼是怎样与假山相配合的。
C.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池沼各是怎样与其它景物配合的
D.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假山、池沼是怎样与游人互相配合的。
10.关于③段说明文的语言,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色。
B.选文中的“大多”“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C.“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D.说明文的语言可平实可生动,“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表明选文以平实为主。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发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B.属引凄异 属:属于
C.是日更定 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D.余强饮三大白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B.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及下船 及郡下,诣太守
1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A.等到冬末到春初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向来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清楚地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等到冬末到春初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渭水,都清楚地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1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同是写景,但是在材料安排上略有不同,【甲】重在写景,【乙】文则是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写景是表现的重点,巧遇是叙事,目的是抒情。
B.两篇文章都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不同的是,【甲】文同时表达的是对三峡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乙】文表达的则是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C.两篇文章的语言都简练自然、不事雕琢,但是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在写景方式上则都主要采用了大笔点染和白描相结合的手法。
D.两篇文章都采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甲】文中以猿声和渔者歌渲染三峡秋季的萧瑟气氛,【乙】文中则以舟子的俗衬托作者的痴。
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选出下列赏析正确的一项( )
A.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暗含着无怨无悔的信念。
B.颔联用“烂柯人”之典表达了对被贬朋友的怀念。
C.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比。
D.尾联中的“暂凭杯酒”写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无奈。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下面与此立意最相近的一项(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第Ⅱ卷(表述题 共102分)
五、(18分)
17.补写出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每小题1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溯河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做题。(5分)
初中即将毕业,班级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
【老师寄语】你们中间若有人坐着轿子、吹着和煦的风去过千座山,看过千种风景,这样的学生我不欣赏:没有一座山是他真正认识的,千种风景也会浮光掠影。我欣赏这样的学生:他在登山时流过汗,即便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这就胜过你们对千种风景的一知半解。我说的山,是指你被荆棘伤过、在山路上跌倒过,采过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顶迎着风呐喊的山。
【致敬师长】您是勤劳的耕耘者,经年累月,使我们荒寂的心原上撒满希望的种子;您是长明的灯塔,久久伫立,__________________;您是平静的港湾,温情脉脉,目送我们驶向远方。老师,谢谢您!我们将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让它萌发生长;我们将常常拂拭自己的心灵,不让灰尘遮蔽真理的光芒:我们将扬起远航的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1)请你概括写出【老师寄语】的含义。(3 分,30字以内)
(2)试联系上下文补写出【致敬师长】中空缺的一句话。(2分)
19.阅读下列三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材料一: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中字不倚偏,国字更庄严,人字互支撑,民字在心田。中国人爱中国字,写成雄文千万篇。中国人如中国字,承载文明天地间,方方正正中国字,稳稳重重有内涵,笔笔画画巧架构,长长短短紧相连,血脉紧相连……”(节选自《中国字》歌词)
材料二:
国内首档解字溯源节目《奇妙的汉空》自开播以来备受文字爱好者喜爱。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汉字文化”为宗旨,用独特的视角追溯汉字的历史渊源,探寻汉字背后的故事重拾汉字之美。“目前的汉字教育存在某些缺憾,大家往往是听其音、知其意,但字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汉字就像古董一样、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见历史的流变。”该节目总导演童中尉如是说。让观众了解这些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才是《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
材料三: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最直接的原因是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键盘上的“敲”和鼠标上的“点”。但新技术的冲击绝非导致当下汉字境遇的唯一原因。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李伯谦说:“造成手写水平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忽视了手写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
(1)写出材料一中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______、______。(2分)
(2)阅读材料一,请根据汉字笔画的特征,将正确的序号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一提好比______,一折如同______,一弯就像______,一点恰似______。(2分)
A.龙摆尾 B.峰回转 C.凤抖冠 D.剑出鞘
(3)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联系自身简要谈谈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传承中国汉字文化。(至少答出两点)(2分)
六、(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小题。
祁黄羊去私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其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①而万物得遂长焉。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②曰:“南阳无令③,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④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⑤,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⑥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①德:指四季得以顺次交替的自然规律。②祁黄羊:人名。③令;县官。④解狐;人名。⑤尉:古代武官名。⑥午:人名。
20.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3处。(3分)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祁黄羊去私 去:______ (2)遂用之 遂:______
(3)国人称善焉 善:______ (4)居有间 居:_______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23.平公两次称“善”的原因是什么?文中的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七、(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
善的回音壁
善,穿越古今,绵延千年,在你我心田,矗立成一面亘古的回音壁……
一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元。老大东跑西颠,跑细了腿儿,也没把钱凑够。为这事,老大吃不香,睡不安,愁起满嘴的燎泡。
媳妇说:“该借的都借了。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一听,咧了嘴:“去年,老二盖鸡场鸭场,跟咱借两千元,可咱连百十元都没借給他。这个时候找他,我咋张得开口?”
“那……咱儿子的大学就不上了?”媳妇担心问道。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竟是老二。老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担心哥凑不够学费,就给哥送来三千元……”说着,老二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老大羞愧难当,一张脸涨成了红高粱。
老大说:“老二,哥对不起……去年你盖鸡场鸭场,跟哥借两千元钱,可我……”
老二摆摆手说:“哥的家庭我知道,嫂子有病,俩侄儿要上学,你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你去年不是还借给我五百元吗?”
“五百元?”老大一头雾水。
“对呀,”老二说,“哥,你忘了吗?那五百元,是你托娘捎给我的啊!”
老大终于明白,不禁跪倒在娘的遗像前,发出一声内心的呼喊:“娘啊——”
二
节日期间,在由杭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旅客严重超员。
一个靠窗坐着的老大爷正跟邻座的人分享他的幸运经历,原来,他是到上饶的,买的是无座票,上车后抱着侥幸心理事先占了个好座,没想到直到开车也没人上来。
紧靠老大爷座椅的通道中挤着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位瘦弱的姑娘,看上去不到20岁的样子,被来往穿行的旅客挤得东倒西歪。
看着这情景,老大爷关切地问:“闺女,这么站着遭罪,你要像我一样早点儿上车来找个座。到哪儿下啊?”
“我没事的,爷爷,我到荆门。”
“那得明天下午才到呢,这么远一直站着可怎么办?”老大爷摇着头表示担忧。
过了一会儿,老大爷又转过脸和蔼地说:“闺女,等我下了之后你就过来坐这里。”
“嗯,好的,谢谢您啦。”姑娘甜甜地应了一声。
列车员开始检姑娘的票,奇怪地问:“你不是有座吗?怎么不坐?”
姑娘微笑着悄悄向老大爷的方向努努嘴:“70多岁的老人家了,一直站着会吃不消的。让他知道了,他就该坐不踏实了。”
列车员回头瞅了瞅睡着的老大爷,小声说:“跟我去餐车吧,我帮你找个座。”
跟前的几个人听到了,赞叹着给姑娘让出了一条道。
三
一辆轿车从度假村出来后,在乡村的泥道上抛锚了,一身名牌的车主焦急地对围观的人喊着:“谁愿意帮我爬进车底锁一下螺丝啊?”
原来车子的油管出了问题,漏出来的油已经流到地面,而那里离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的女子蛊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大钞:“谁帮我锁紧,这钱就是他的了。”
围观的人群里有个小伙子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说:“别相信有钱人的话!”
这时只见一个小孩子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人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锁好了螺丝。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人,男人刚想把钞票递给小孩,却被女人呵斥:“你还真打算给他啊?给他一点零钱就好了!”
于是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后递给小孩,小孩摇了摇头。
听见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只好拿出大钞,小孩子竟然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钱都不给你了。”
“不,我没有嫌少,我们老师说,帮助人是不要报酬的!”
男人很纳闷:“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说:“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摘自2020年《情感读本》,有改动)
24.概括三则故事的情节内容,填写下表。(4分)
内容 | 故事一 | 故事 | 故事三 |
主要矛盾冲突 | 老大想找老二借钱却担心借不到 | ② | 车主悬赏修车却无人响应 |
化解人 | ① | 列车员 | 小孩 |
25.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故事一”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26.故事三的结尾有何妙处?(4分)
27.标题“善的回音壁”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三个故事,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与践行“善”的美德。(5分)
【链接材料】在《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关于“品德修养”指标内涵的解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培养与践行,弘扬大爱大德大情怀。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崇尚家庭美德,培育个人品德。理性面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方面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冲突,自尊自信,意志坚强。
八、作文(5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杨绛
请以“成长”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1-6: B B A B C D 二、7-10: B A C D
三、11-14:B D(或C)B C 四、15C 16D
第Ⅱ卷(表述题共102分)
五、(18分)
17.(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宛在水中扯 (3)漏断人初静 (4)燕然未勒归无计 (5)酒酣胸胆尚开张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受任于败军之际(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8.(1)只有亲身实践,历经磨砺,才能体验收获真知的快乐。(3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把我们从无边的暗夜引向光明。(2分,意思对即可)
19.(1)夸张、比喻(2分) (2)D B A C(2分)
(3)①珍视汉字,敬重中国汉字文化;②通过读书、看电视等渠道了解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③读准字音,规范书写汉字。(2分,意思对即可。)
【分析】(2)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根据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选择即可。“提”从形态上看像一柄出鞘的利剑,“折”从形态上来看像回转的山路,“弯”像龙摆尾,“点”外形像凤鸟的头。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材料内容,抓住根据语境来概括即可。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汉字就像古董一样,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见历史的流变""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才是《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等语句中可以提炼出“珍视汉字,敬重中国汉字文化”“了解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读准字音,规范书写汉字”等主要信息,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六、(17分)
20.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3分)
21.(1)抛弃 (2)于是,就 (3)好 (4)过了,经过。(4分)
22.(1)南阳没有守令(长官)),谁可以担任这一职务呢?(6分)
(2)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3)(祁黄羊)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23.祁黄羊能够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大公无私;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大公无私、不顾一己恩怨。(4分)
【译文】天不会为自己而覆盖什么,大地不会为自己私自储存什么,太阳和月亮没有为自己照耀什么,四季没有为自己而改变什么。它们推广和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因而万物才得以生长。尧有十个儿子,他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舜,舜有九个儿子,他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禹:都是大公无私的行为。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的!”就任用了解狐。居住在国度里的人都称赞这件事。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的!”,就又任用了祁午。居住在国度里的人又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真好啊,祁黄羊的话。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七、(17分)
24.①老二 ②姑娘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大爷,自己却站着(4分)
25.这句话通过老大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大因为儿子上大学借钱而愁容满面的样子,“狠狠”也写出了老大内心的无奈和悲痛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26.①用小孩的话点明文章的主题——善良的举动是不需要用金钱来作为报酬的,善良的行为需要的是被肯定和认可。②小孩的话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深思——对善意的人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从心灵深处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4分,意思对即可)
27.①“回音壁”的本意是指声音传播通过墙壁产生的回荡的效果。在这里是指文中三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他们的善意传递出去,并且在人群周围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认可和称赞。②示例: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且把这份善良传递给身边的人们。(5分,第一问3分,第二问2分,意思相近即可。)
八、(50分)
28.【评分】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可分为四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