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所有人,今天的蔬菜已经送到,物业上门消毒时会送来,有其他需要的,可以私信给我,也可以在群里说。”“@社区,我们家孩子的中考模拟试卷,帮忙打印一下带过来,谢谢。”“@社区,明天麻烦你顺道帮我买两盒肺力咳给我,谢谢”……
这是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金桥社区几个隔离人员微信群里的一些简短对话!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情,这些日子,金桥社区党员干部成了隔离人员的“临时家长”。 疫情发生以来,金桥社区经过严密排查,发现辖区内有多名密切接触者。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这些人员所在单元的进行封闭隔离。隔离后,4个单元楼内的26户、近百人的生活服务,成为社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 经过紧急协商,社区党支部决定在这4个单元分别设立4个微信工作群,由社区党员干部疫情防控突击队队员牵头作为“临时家长”,及时解决被隔离群众的方方面面的需求。随后,社区主任唐有红、预备党员徐琴、陆海伦和入党积极分子王诗琪分别当上了一个单元“临时家长”的“官儿”。 “隔离群众有需求,微信群里吼”由此成为金桥社区26户隔离居民生活的常态。社区4名“临时家长”每天早上8点开始,对单元内的住户买菜等需求进行统计,然后采买,10点由专人负责送到各家各户。 “其实买菜不是主要的,大多的菜是由宏信龙超市每两天统一配送一次,主要还是满足隔离群众的个性化需求。”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静说,“做好抗疫期间的隔离工作,我们就是一个跑腿儿的,有要买药的,有要买配送以外的其他菜的,还有要取快递的,取外卖的,打印试卷的,五花八门,但是没办法,居民自己隔离在家,已经做出了牺牲,作为社区党员干部,做这点事算不得什么,都是应当应分的,就算在平常也会搭把手。”
“你好,能不能帮忙到超市买下一号跟五号电池,燃气上用的,打不着火了,急用。”“我去超市看看,不知道有没有,一号和五号各一节?”“东门不知道,南门宏信龙超市肯定有,一号两节,五号四节,有挂面的话也带两袋,泡面红烧的袋装的带个六袋,火腿肠应该是16.5的那种也带两袋,谢谢。”这是记者在唐有红的手机上看到的她与隔离群众的一次个性化购买记录。细心的唐有红在来到超市后,将超市里隔离群众所需的商品拍好照片发给对方,让对方直接在家“遥控选购”,不厌其烦,直至对方满意为止。 “临时家长”合格不合格,隔离群众说了算。记者翻看了4个隔离群众微信需求群,发现隔离群众真的被这些“临时家长”感动的不行——“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你要注意身体啊!”“有时间要多休息休息,不能太劳累。”“出门路上慢点,注意安全。”“感谢政府,感谢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我们单元全体业主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通讯员 江组 王静 吴存峰 交汇点记者 汪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