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开的试卷怎么制作

八开的试卷怎么制作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4-03 13:24:00

我的高考(二)

1991年,我职业生涯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7月7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学生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十分兴奋,一路上七嘴八舌,开开心心回到酒店,完全没有大考带来的压力和疲惫。

事出反常必有妖。原来是当年高考的一大一小两个作文题目,都在我平时的考试或练习中训练过。大作文和平时试题中的题目完全相同。小作文基本相同,只是多了“月亮”之类的与“圆”有关的字眼,显得更加具体明确,学生们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们走出考场后,第一时间将这个信息告诉了等候在考点外面的校长(时任校长张邦俊同志,现在70多岁了)。这时候,张校长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毕竟我初出茅庐,第一次教高三,语文又是第一堂考试,要是出了纰漏,给学校带来的将是致命的打击。我立刻成了张校长心中的救世主。

于是,当天的中餐,成为我一生难忘的饭局之一,被校长拉到他的身边,大家轮流敬酒,我来者不拒,好在我年轻有量,结果还不算太狼狈。

1988年师专毕业,我分配到本县一所乡镇高中任教,因学校师资严重不足,“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所以,我才有幸从高一一直教到高三。这也是校长们的无奈,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嫌疑。我知道,校领导的内心是七上八下的,是不踏实的。

说实话,20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时代。学校沒有速印机、复印机,更不用说电脑、打印机、网络,只有手推的油墨印刷机,师生手中都没有成套的复习资料。我记得91年4月份以后,我每周两次综合训练,每次训练都是6张八开的试卷,全靠一支铁笔、一块钢板、N张蜡纸,一笔一画雕刻而成的。到现在,我右手中指的第一节有明显的老茧,并且粗大,就是我辛勤付出的佐证。

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荣华同学高考总分589分(语文单科96分),位居全县理科第四名,超过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40多分,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奇迹!只因当年是估分填志愿,再加上信息没有现在这样透明公开,错失了上北大清华的机会,被上海交大第一志愿录取,如今早就上交博士毕业。

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我与高考的关系不再那么密切,两年前就离开了从教31年的高中学校,从事更加基础的教育工作,但每到高考时,又总是不自觉地关注高考,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高考情结”吧!如果我是名人的话,就可以称得上是“教育情怀”。

写到这里,夜已经很深了。我的脑洞大开:世上既没有不劳而获,也没有坐享其成;若比别人贪心,请比别人用心!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