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正在陪读的父亲,看到身边很多陪读父母的辛苦付出,想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向陪读家长们分享一些陪读案例和个人感悟。本专栏从为什么选择来陪读,如何做到有效果的陪读,以及应对陪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事件:比如怎样参加家长会,预防孩子沉迷游戏,高效的陪孩子做作业,利用好班级微信群跟老师交流等诸多方面的表述,旨在帮助陪读家长跳出一些认知误区,和孩子一起度过陪读时光。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就要来了,家长们辛辛苦苦来陪读,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在大考中,考个好成绩。家长做好了陪读的工作,也还得在陪考方面做点功课。我们常听老师说过,大考不只是考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点,也是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考心态,所以您的正确陪考方式能给孩子提高不少分数。
先说说临考前这段时间我们陪读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吧:
一:理性看待孩子月考的分数排名,做个倾听者,当好孩子的出气筒。
家长们总是想让孩子无时无刻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而这种关心除了吃喝生活上的照顾外,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询问、叮嘱和唠叨。其实孩子在考前复习阶段每天都很紧张,面对很多试题,以及月考排名的起起伏伏,已经非常疲劳和烦躁,再听到家长的唠叨,情绪肯定更不好。
做家长的要学会倾听,不要拿排名和分数说话,其实越接近大考,分数和排名越不重要,家长不要把内心焦虑的情绪写在脸上,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有时不说少说的效果要比多说好很多。很多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教育者,而是一个倾听者,特别是在临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当孩子把话说出来以后,哪怕是带有点负面情绪的言语,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就能得到一定缓解。家长要学会忍耐,当好孩子的出气筒,实在想说那就说一些对孩子有帮助的话。比如说月考成绩不理想,其实也是好事,跟孩子说你现在暴露出错误的地方越多,只要仔细分析下,后面大考出现这些题目就不会错了。
二: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其实越到临考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基本已经稳定了,不管你孩子成绩处于什么排名位置,想考一两个月能有扭转乾坤的变化不太可能,这个时候家长要摆正心态,只求在大考是能平稳度过就好。家长一定要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临考阶段还动辄就对孩子批评训斥。“你真笨真没用”“就你这样的成绩,还想考重点”这类批评的话千万不要再说了,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学习很紧张,情绪最脆弱,一旦还在打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可能就自暴自弃,不要说想大考超常发挥了,可能正常发挥都有问题。在临考冲刺阶段,自信心对于考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和鼓励。即使孩子的成绩暂时落后,没能达到家长的期望,仍应给他们鼓励。多从孩子身上挖掘长处和优点,对于他们每一点的进步都及时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带着最大的信心迎接大考。
三:不要再找什么课外辅导班名师去补课
很多家长听信“临阵擦枪,不亮也光”又觉得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害怕孩子如果不补课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什么名师辅导。临考前这样盲目找家教的结果,往往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复习计划。其实越到临考阶段,孩子越要跟着学校老师的复习计划和进度保持一致。家长也可以先向孩子了解一下,在复习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然后可以到学校向老师咨询学校的复习计划和节奏,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请老师帮忙出招,帮助找到解决方法。这种做法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漏洞,并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弥补。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在孩子复习冲刺阶段,孩子的身心都很疲劳、脆弱、敏感,因此更需要家长给予亲情的温暖。陪读的家长们也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应该抽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关键时期,和孩子一起在“闯关”中成长。
说完了复习临考这个阶段,再说说陪考阶段家长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每年的中考高考考场外面,我们都会看到一帮家长,神情紧张,眉头紧锁,比考生还要紧张,虽然不是在考场上,但是气氛比考场上更为凝重。这些陪考的父母,自己的孩子在考场上奋笔疾书,自己在考场外度日如年。
父母需不需要去送考和陪考呢?作为父母来说,父母肯定是想要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上为孩子加油打气,即使家长只能在考场外面等着,也能让自己更加安心。而对于考生来说,需不需要父母来送考和陪考就有不同的答案了。有一些考生会觉得父母来送考和陪考会让自己考试的时候更加踏实,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实力。有一些考生则会认为,父母来陪考和送考会给自己增加很大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在考试的时候无法正常发挥。其实要不要送考和陪考的决定权在于孩子,而不是在于父母。在陪考和送考之前要跟孩子商量过需不需要,如果孩子同意了更好不过。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遵从孩子的意见。
当年我女儿高考的时候,因为是私立高中,其实她一直住校的,但在高三阶段孩子奶奶都一直陪着,临考前她妈妈也经常去校。我问她需不需来陪考,如果需要愿意谁来。她说叫我过去陪她考试,我是提前三天到学校去陪她考试的。每场考试我都送她到考场,一直等她考完接到她才离开。儿子中考的时候我也在身边,但儿子就明确告诉我不希望我送他去考场,他说这样让他有压力,我也听从他的意见没有去送考,而是坐在家里等他。
在孩子考试的这两三天,其实做家长的也不要过于紧张,孩子平常吃啥,考试就吃啥,平常穿啥,考试就穿啥,不要刻意去改变什么。做父母的这个时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要明白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应该问。唠叨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在考试的这段时间里一定要忍住,多说无益,少说为妙。哪怕孩子考试前一天没有睡好,家长也跟孩子说清楚不要担心,其实失眠也不影响考试的发挥。除了一些必要的提醒,比如说考试出门前要带好证件,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就好了。孩子考完一科后也不要问孩子考的怎么样,试卷题目难不难,有没有把握之类的话。这时候家长只需要递上一杯水给孩子即可,跟孩子讨论一下接下来的午饭、晚饭吃点什么。孩子不主动说考试的事情,家长不要去提起。如果孩子主动跟你说考的还不错,家长可以表扬一下,叫他沉下心来再接再厉。如果孩子说考的不怎么样,家长要给孩子打气鼓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其实孩子考的怎么样都会写在孩子的脸上,家长要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无论中考高考,虽然进考场考试的是孩子,其实也是在考我们家长。也许您正确的引导就能让孩子有个超常的发挥。很多孩子平常成绩并不怎么,但大考发挥都很好,跟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也离不开家长们的正确引导有效把控。我是俩孩爸爸裁缝方师傅,希望和更多陪读的家长们多多交流互动,希望家长们做出陪读的选择都是值得的,祝愿所有的考生能够考出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