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记住卷子

怎样快速记住卷子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3 07:42:02

在众多学科中,哪一个学科最难学?非语文莫属,语文难学是因为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记忆是很辛苦的,孩子没有点毅力,太懒,肯定学不好。先不说背诵难度系数最高的《出师表》,光是古诗词就能让学生望而却步了,但古诗词又必须要学好。

大语文时代,古诗词必须学好

近两年,教育部教材改革,提出了“大语文”概念,大语文时代正式开启,仅以小学为例,古诗文的数量就增加到了129篇。

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明确提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在语文中会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如文言文、古诗词、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

前两天看了一份资料,是关于传统文化在2018年高考中的比重。全国Ⅰ卷、全国Ⅱ卷语文试题中传统文化的占比都为29%,全国Ⅲ卷中传统文化的占比为25%,北京卷语文试题传统文化占比更是高达38%。

众所周知,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大语文时代,让孩子学好古诗词是多么重要。

孩子为何学不好古诗词

现在家长和老师都普遍认识到了让孩子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我家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学校就发了一本书叫《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每次考试都会考这本书上内容。

每次快要考试了,老师就会催促家长检查孩子的古诗词背诵情况,家长头就大了,“孩子背了一晚上才背下一首诗,第二天早上一问就记住了李白。”早些时候我儿子也不太喜欢背诵古诗文,他经常这样调侃:“最怕李白喝酒,他一喝酒就写好诗,写好诗我们就要背。”

在孩子和家长眼中,学习古诗词就等同于死记硬背,甚至有的老师也这样认为,“不背怎么拿分啊?”当孩子体会不到了古诗词的优美,不了解学习古诗词是多么有趣,学习古诗词就完全靠一股仙气吊着了。

退一步讲,即使孩子有毅力,辛苦地去背诵,就能拿到分吗?非也!对古诗词的考察非常灵活,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才能把题目答对,不是简单地会背诵就可以了。

因此,单纯地要求孩子死记硬背,不仅增加孩子的负担,也很难全方位地提升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何学习古诗词更轻松有效

我儿子现在读三年级,去年我给孩子在网上订购了一套课程叫《博雅大语文》,其中就有诗词鉴赏的内容,这课程非常有趣,老师的讲课方式非常特别。

比如,讲白居易的诗,老师先给孩子们讲有关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的个性,仕途经历,为什么被贬至江州,为什么号香山居士,他的好朋友是谁等等,讲完这些,再给孩子们讲他的诗,因为提前了了解了白居易写诗时的历史背景,就更好理解诗词所表达出来的意境,了解作者写诗词时内心的感受。

这样一来,孩子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就了解了相关的历史,而且老师都是用大白话,甚至是当下的流行语来解读的,很容易把知识点记下来了,就拿白居易的号香山居士来说吧,李白号青莲居士,之前孩子总是把这两者搞混淆,现在儿子知道了白居易晚年住在河南的香山寺,所以号香山居士。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这样一本能将历史故事与古诗词相结合的图书,该多好!孩子们学习古诗词是不是就这么辛苦了呢?所以,当我看到《这才是大语文,跟着古诗词学历史》这本书时,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想去看。

目前市场上关于古诗词解读的图书太多了,让家长们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本,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好书不是教孩子知识的,而是教孩子学习方法的,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能教会孩子触类旁通的书才是好书。

《这才是大语文,跟着古诗词学历史》最令人欣赏的一点就是教会了孩子从点到面的学习方法,不是学会每一个知识点,而是将知识点像项链一样串起来,诗词中有历史,历史中有诗词,一本书完美地将不同的学科跨界整合。

这本书打破了常规以朝代讲史的编年体形式,以古诗词为切入点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从诗词的“点”逐步讲到历史的“面”,以点带面,形成完成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了增加趣味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辅以故事、插图、互动、注解,给孩子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看历史,读古诗词。

每一首古诗词都浓缩了历史的精华,寥寥数十字却记录了当时的人、物、时、地、事,孩子们通过对当时人、物、时、地、事的了解,就更能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诗人的心理活动,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拓宽了人生格局,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这才是大语文,跟着古诗词学历史》共4册,每册不足15元,内容包含了79首经典诗词,256个历史故事,356个百科知识,148个必考知识,以及450 分钟由上海特级教师朱震国领衔录制的视频课程。

希望这本书教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而是一个系统的学习体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商品卡购买,让孩子爱上古诗词,从《这才是大语文,跟着古诗词学历史》开始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