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其中,家庭的教育尤为重要,尤其从小学开始,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奖惩方式,也大大决定了孩子学习的动力。而不恰当的奖惩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相反,恰当的奖惩方式反而会起积极作用,鼓励孩子更加进步。
孩子因为年龄小,认知不成熟,玩心重,所以小时候家长的奖励方式一般是玩具,零食等等,一些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东西。这些家长力所能及,并且孩子得到奖励也会很开心,有这样双方共赢的条件,仿佛成为了全国家长统一的奖励方式。
一、金钱决定分数的奖励机制
1、事件的具体叙述
近日,有这样一则消息,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有一位河南的妈妈,晒出了一份她与孩子约定好的成绩奖惩表。因为孩子年龄小,目前只是学习了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家长会把孩子的每次考试成绩记录下来,然后根据成绩分数段划分奖励和惩罚。
不同于许多其他的家长的物质奖励,这位家长设置的是金钱奖励,将成绩与钱挂钩,惩罚则是要求孩子写练习。甚至如果孩子有科目考到满分,则奖励一百元。这张表格规划很详细,并且看得出孩子的成绩很优秀,基本上都是奖励,也就是说孩子拥有了大额的零花钱。
2、网友的看法
然而,这个行为却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部分网友表示,从成绩单上不难看出,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非常优秀。所以,在这个奖励机制下,孩子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出来,这是一种正向的,良性的循环。是值得提倡的。并且,可以以此从小锻炼孩子对财务的规划和分配能力。
还有部分网友表示,从小就给孩子树立如此重的金钱观念,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对其性格的塑造,三观的养成也会有影响。并且奖励的金钱数目太大额,看得出孩子的年纪比较小,不一定能合理分配,而小孩子拥有这么多钱如果没有保管好,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二、是否应该以奖惩金钱的方式来督促学习
1、金钱过于物质,没有情感寄托
钱虽然可以购买物质,但却不能购买感情。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当家长利用钱来解决对孩子的关心问题时,其实是拉远了与孩子的距离。并且,很容易忽略孩子真正的感受,或许,孩子只是想通过优异的成绩来获得家长的表扬和开心的笑容,而不是金钱。
2、金钱无法合理地分配与利用
孩子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树立成熟的金钱观念,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合理地使用金钱。长此以往的奖励,只会让孩子认为钱是重要的,钱是万能的。甚至,也会用钱来衡量其他事件的价值。而这种金钱观是错误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漫长而丰富的,不可能遇到任何事都用钱来奖惩。
3、学习成绩不应该与金钱挂钩
孩子考试的成绩是当前阶段学习效果的反应,也是他付出努力学习的证明。同样,孩子进行考试也不是为了金钱,所以,不要用钱来衡量学习成绩。学习应该是学生为自己做出的努力,成绩则是这份努力最好的回报,而家长能做的应该是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适时奖惩孩子,引导其走正确的道路。
总结:
其实,总结而言,在考试成绩方面,家长如果想要给予奖励的话,比起给孩子物质奖励,不如全家一起进行外出游玩活动。这样的奖励不仅仅会鼓励孩子,还会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馨,以及家长对于其优秀成绩的满意和喜悦,这样的奖励机制不仅受孩子的喜爱,还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积极作用。
除此以外,奖励还需要分等级。并不是任何事都是同一个奖品,家长首先要分轻重,孩子才会分清楚。所以不论是物质,金钱还是情感上的奖励,这些都是家长对学生成绩的认可。而惩罚则是希望下次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的成绩。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鼓励,学生才会更有动力继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