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 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21、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 A)保管。
A、由原单位
B、由合并后的单位
C、由业务主管单位
D、根据业务相关性,由原单位和合并后的单位分别保管
单选题 ( 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22、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的是(A )。
A、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
B、交接双方的单位负责人
C、交接双方的会计机构法人
D、交接双方的档案机构法人
单选题 ( 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23、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凭证的最低保管期限是( C)。
A、5年
B、10年
C、30年
D、15年
单选题 ( 依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24、我国政府会计的记账方法是(B )。
A、收付记账法
B、借贷记账法
C、单式记账法
D、增减记账法
单选题 ( 依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25、预算支出是政府会计主体纳入预算管理的( B)。
A、现金流入
B、现金流出
C、结余
D、利润
单选题 ( 依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26、政府会计主体符合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B)。
A、政府预算报表
B、政府决算报表
C、政府财务报告
D、政府审计报告
单选题 ( 依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27、政府会计主体在对资产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A)。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现值
D、公允价值
单选题 ( 依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28、下列各项中,反映了政府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是( A)。
A、资产负债表
B、收入费用表
C、现金流量表
D、附注
单选题 ( 依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29、根据我国政府会计准则规定,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
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是(A )。
A、预算会计
B、财务会计
C、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
单选题 ( 依据:《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 )
30、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政府会计主体外购无形资产成本的是( D)。
A、购买价款
B、相关税费
C、可归属于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D、无形资产正常使用时发生的日常维护等支出
单选题 ( 依据:《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 )
31、关于政府会计主体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政府会计主体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没有相关凭据的,按照名义金额入账
B、政府会计主体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无需进行摊销
C、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月对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D、政府会计主体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不考虑预计残值
单选题 (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3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会计要素的是( C)。
A、收入
B、利润
C、支出
D、负债
单选题 (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33、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当采用(C )记账。
A、单式记账法
B、增减记账法
C、借贷记账法
D、收付记账法
单选题 (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
34、企业固定资产应当按(C)计提折旧。
A、年
B、季
C、月
D、日
单选题 (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
35、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所清偿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账面价值之间
的差额计入( A)。
A、当期损益
B、盈余公积
C、其他综合收益
D、资本公积
单选题 (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
36、企业的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 B)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A、当前的经营状况
B、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
C、过去的财务状况
D、未来的市场趋势
单选题 (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3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方式的是( A)。
A、以可变现净值计量
B、以摊余成本计量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单选题 (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
38、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列各项中,负责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是( B)。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经理层
D、会计机构
单选题 (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
39、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列各项中,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日常运行的是
(C)。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经理层
D、会计机构
单选题 (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40、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
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 C)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A、决策和审批
B、决策和审计
C、决策、执行和监督
D、执行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