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的试卷没有批准怎么办

写过的试卷没有批准怎么办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26 17:46:51

深圳中学中考高分考生与语文老师合影留念。左起为:於家乐、语文老师田娟、袁行健、陈雨涵。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扫码了解更多高分“学霸”故事

深圳中考成绩7月10日公布。记者从深圳市招考办获悉,今年中考命题紧扣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各科试题导向正确,内容科学,题量适中,试题区分度良好。中考录取将从7月14日开始分批次展开。

今年深圳中考成绩仍以单科原始分、单科等级和原始总分同时呈现。原始总分由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合卷)四科原始分及历史、体育两科按原始分的30%折算后所得分数相加而成,满分为460分。市招考办称,7月11日16时起,考生可以通过中考中招管理系统(http://www.szzk.edu.cn)自行下载并打印成绩。

考生如对自己的成绩有疑问,可于7月11日16时前向毕业学校(或报名点)提出成绩复核申请。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将于7月12日至13日两天,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中考成绩复核,但仅限于查看试卷题目有无漏评分或加错分数,不涉及评分标准掌握的宽严问题。经复核,成绩确实有误的,市招考办将于7月13日18时前直接通知考生本人。若复核无误,不再另行通知,考生可于13日18时以后通过“深圳招考网”(zkb.sz.gov.cn)查询复核结果。

因体育考试成绩已提前公布并进行了复核,本次申请不含体育学科。

中招录取工作从7月14日开始,7月14日-15日进行提前批(体育学校、艺术学校、高中学校体育艺术特色团队)录取;7月16日—17日进行第一批录取;7月18日—19日进行第二批录取;7月20日—7月29日进行第三批(部省属及跨市中职类学校)录取。

市招考办表示,参加了深圳今年中考但未被任何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考生,可参加民办普高自主招生或中职学校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民办普高自主招生安排在第三批中考划线录取后进行,自主招生计划在本校2019年招生计划内安排。招生对象为参加了2019年深圳市中考、尚未被深圳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考生。考生可登录中考中招管理系统(网址:http://www.szzk.edu.cn)或直接到招生学校报名。详细情况可在“深圳招考网”中考中招栏查阅。需向中职学校申请注册入学的考生,可直接咨询有关中职学校。

市招考办特别提醒,民办普高划线录取考生需于7月25日前到录取学校报到,逾期未报到视为放弃录取,并取消其当年录取资格。

据悉,今年深圳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原则仍按照“分数优先,依照志愿顺序”原则投档,投档比例为1∶1。在中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则按“同分比较原则”录取优先者,比较顺序如下:(1)生物与地理(合卷)分数高的优先录取(2)综合表现评价等级高的优先录取(3)语、数、英三科总分高的优先录取。

■中考高分“学霸”故事

深圳中学初中部石语涵:

将学习计划细致规划到每一天

中考裸分451分,其中语文94分,数学100分,英语98分,历史98分,理化100分,体育100分,拿下三科满分,深圳中学初中部初三(9)班石语涵成为今年深圳中考的高分考生。收到成绩短信时,石语涵坦言既高兴又惊讶。上初中以来,石语涵的成绩属于稳定型,多数时候排名年级前十名,此次中考取得高分颇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石语涵说她中考数学发挥得比较好,平时比较喜欢语文、数学、物理等科目。“石语涵是一个善于做计划的同学,规划表按照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弱项学科来分配时间,每个时间节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会坚持按照计划执行。”深圳中学初三(9)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田娟介绍,石语涵在学习中会将作业与科目计划细致规划到每一天。

如何才能高效学习?石语涵认为课堂学习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走,能让自己事半功倍。其次,她非常重视错题整理,对于偶然做对但其实并不擅长的题也会及时梳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错题本并不仅限于错题,还包含她认为有意义的题型。

石语涵还写得一手好字。田娟透露,石语涵初中三年都保持练字的习惯。此外,她还喜欢弹钢琴、绘画以及体育运动,她常在课余时间打羽毛球。

据悉,今年中考深圳中学初中部445分及以上人数有11人,440分及以上人数达44人。深圳中学初中部负责人、校长助理郭玉竹称,深中的这些中考高分生们都全面发展、文理兼修,不仅文化成绩好,基本上连体育成绩都是满分100分;其次,特长学科突出,高分学生很多科目都是满分或者99分;再者,思维灵活。因为这些高分生已经摸透学科思想和方法,所以无论中考题型怎么变化,都不会难倒他们。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南校区李雨凌:

“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对于中考取得451分的高分,李雨凌觉得不可思议:“我平时考试一般是班级第一,年级前十。”

在学习上,她有着自己的节奏,不喜欢刷题,不喜欢熬夜,习惯早睡早起。“我晚上会做一些理科的题目,23时多就入睡,早上6时起床背文科知识点;平时会坚持整理错题本,及时回顾书上的笔记。”李雨凌说。

她喜欢语文,在网上看到一些好的句子和文章,就会摘录下来。写作文时,她不爱遵循套路,往往是随心所欲,写一些之前没写过的内容。即使有时作文成绩不佳,也没动摇她的想法。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这是三毛《说给自己听》里的一段话,也是李雨凌最喜欢的一段文字。三毛的自由坚强、热爱生活也给了李雨凌很大的影响。她喜欢看别人的游记,更喜欢旅游,和爸妈去过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体验外国风情;淌过中国河川大陆,看大漠戈壁,赏江南烟雨。在李雨凌看来,“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弹古筝、练书法,是李雨凌的两大爱好。从5岁开始就练习古筝的李雨凌,已经考过了古筝十级。对李雨凌来说,弹古筝和练书法更多是在于修身养性,平时在家做题做不出来时,李雨凌就喜欢弹上一曲,写一手字。往往一曲弹完、书法写完,心就静下来,又可以投入学习中。

■延伸

近8年深圳中考高分生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中考分数出炉后,你有没有很羡慕那些取得高分的“别人家的孩子”?

深圳中考高分生有哪些普遍特征?他们身上有哪些成长“密码”可以借鉴?南方日报记者梳理了2012年到2019年深圳中考高分获得者相关采访记录和数据,发现这些高分生有着以下共同特征。

1 学习上有好习惯、好方法

通过梳理可发现,这些中考高分生都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善于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与今年中考高分生石语涵、李雨凌类似,2018年中考高分生胥思宏和周治韬都很重视课堂学习效率,听课认真,不会的问题会第一时间问老师,且下课后会抓紧完成作业,不熬夜学习和打“题海战”。学习方法上,胥思宏喜欢整理笔记,还喜欢用不同颜色的笔梳理出知识点。而周治韬会针对错题进行有效训练。

2017年中考高分生周恩申也从不熬夜学习,也不简单、重复地做题,他会主动跟老师沟通、钻研逻辑性强、能举一反三的题目。在他看来,提前预习非常有必要,同时要总结学习方法。

2016年中考高分生姚文涛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是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平时努力积累,不要临时抱佛脚。

2015年深圳中考高分考生赵雨晴是那种“玩的时候玩够,学习时就非常专注”的学生,因此学习效率比较高,平常她会跟着老师的上课节奏学习,也有做错题本的习惯。

2014年深圳中考高分考生刘奕辰课堂学习会紧跟老师节奏,及时思考。她还是个爱问问题的学生。无论哪一科目遇到问题时,她都会把问题一一列在便签条上,想办法弄明白。

有资深教师强调,这些中考高分生普遍在学科上全面发展,且都有着灵活的思维,无论题型怎么变化,高分生把学科里的思想和方法已完全摸透,“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学科的本质,无论遇见什么样的题,都不会难到他们。”

2 有好心态和强自制力

强自制力和好心态也是取得高分的重要保障。与石语涵类似,2013年深圳中考高分考生陈恺欣会为自己制定详细计划,且会坚定不移地执行。

姚文涛曾说,自己能取得好成绩,与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考试有很大关系。他刚进深中初中部时,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那时他就努力学习,还很喜欢跟同学讨论、研究怎样学好每一科。有次语文考试他连80分都没上。当他的班主任准备找他聊时,他说,“老师我已经反思了哪里出问题,下次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针对语文科目,他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作文方面则多看优秀作文,多思考怎样更好地“搭结构”,最终成绩得到了提高。强实力加好的心态,也让姚文涛在今年的高考中表现优异,进入全省理科前五十,报考了清华大学。

周恩申也曾说,中考时,他把心态调整到最佳,最终取得了让自己满意的成绩。他认为成绩其实是长时间付出得到的回报,“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每当学业压力大时,他会通过运动或者玩乐器来缓解。赵雨晴则会选择听她喜爱的TFBOYS的歌来减压。胥思宏会利用碎片时间玩游戏来放松自己。周治韬则会通过骑车、寻找小菜馆或走海滨栈道来减压。

“在考场时,心理稳定,勿患得患失,才能发挥正常的水平。”据上述教师观察,高分生们会重视中考,但同时也会调节心态,以轻松的心态应考。

3 兴趣广泛、特长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中考高分生不仅学业成绩好,多数都兴趣广泛,有的甚至堪称“全能学霸”。

李雨凌从5岁开始就练习古筝,已经考过了古筝十级。石语涵写得一手好字,还喜欢弹钢琴、绘画,以及体育运动。周治韬从4岁半开始下围棋,他还喜欢打篮球、弹吉他、看电影、听英文歌、玩一些智力类游戏。

周恩申兴趣爱好广泛,爱好数理化的他喜欢看小说,且阅读时有独特视角,比如看金庸的小说,会学习其中对环境、打斗动作的描写、人物的勾勒等,以此培养其想象力。他说喜欢通过文字建构思维中的虚拟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文笔,更是对逻辑的重构。他还喜欢拉小提琴、吹竖笛、打篮球,小提琴曾考到9级。

赵雨晴喜欢跳舞、听音乐、看书,也喜欢追星。她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中国舞,爱好跳舞的她,是学校各类艺术节的主角。在学校,她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老师评价她:“在校园舞台上是闪亮的角儿。看着很淑女,但平时玩起来也很疯。”

刘奕辰是一个爱运动的女孩,足球、篮球、羽毛球、跑步等她都很喜欢,她还曾练过跆拳道。中考前一个月,她会每天在校园里跑上5圈,甚至在中考前的一个周末,她还熬夜看了一场比赛。在她看来,时间不能都花在学习上,除了学习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她还积极参与学校各类社团活动。王可心也兴趣广泛,她爱好朗诵、演讲、舞蹈、音乐,喜欢阅读文学、历史名著。

上述资深教师还表示,除了这些课外兴趣,一些高分生都有着非常拔尖的学科,例如理化满分,数学满分,历史接近满分,英语接近满分,体育满分,特长科目非常突出。

4 家庭教育开明

不少人很好奇中考高分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想了解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是否有秘籍。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中考高分生家庭教育普遍开明,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一些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非常用心,也有着好的方式方法。

赵雨晴的妈妈沈女士曾称,在学习上没有给女儿什么压力,也没有给予多少帮助,全靠女儿独立、自律。从小沈女士就给雨晴灌输一个概念——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比如雨晴小学时回家做作业遇到难题,沈女士即使会,也不会告诉女儿答案,“让她自己思考解决,实在解答不出来,就去向老师求助”。沈女士在雨晴很小时很注重培养她阅读的兴趣,她认为爱阅读的习惯会让雨晴受益终生。

陈恺欣曾表示,从有记忆起,妈妈就在晚饭过后带她散步,这对她影响很大,散步时她会和妈妈交流很多事情,甚至会讨论自己喜欢哪个男生之类的“小秘密”。“她也会给我提一些建议。我妈经常说‘先做人再做事’”。

姚文涛说,父母对他的教育是“宽中有严”。在他小时候,父母会通过给他买各式趣味题、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也很注重对他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从来没有逼迫他上培训班或者补习班,在学习上也给他很大的自由度。

胥思宏自称是被父母“放养”的,学习全靠自己。周治韬也说,在学习上,父母对他没有特别的期待,对他管得很少,“如果考第一名属于锦上添花,考得不好也不会说什么。”

孙颖 唐小艳 苏国锐 石磊 赵淑燕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