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试卷也有了标准答案

我的试卷也有了标准答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26 17:13:21

生活满地都是六便士,人人都忙着低头寻找六便士,而忘记抬头,看见自己心中的“月亮“。

现实中,多少人到了中年,工作稳定,生活幸福,在外人看来,他们似乎既无远虑,也无近忧。

然而,人们看不见的是,脱下华丽外衣的他们,却时常在深夜,独自站在窗前唉声叹气。

灵魂深处的呐喊让他们无法对怀揣的梦想视而不见,可是生活早已将他们深锁在牢笼之中,无法挣脱。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告诉我们:人生只有一次,去好好过活;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去好好体验,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有位书友说男主角克兰德是个渣男,没有道德底线,所以很不喜这本书。

我却觉得看文学作品,可是去除自己不喜的部分,去看到能触达自己内心的部分就行。

一本书,哪怕只是一句话触动了你,那这本书之于你就是好的。

比如,有一刹那,它让我意识到:人生这张试卷,哪有什么标准答案。

01

《月亮与六便士》男主角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拥有稳定的事业,美满的家庭;却在40岁时不顾一切抛弃家庭、前途,去追寻那遥不可及的绘画梦想。

毛姆这样说他:“他正不遗余力地摆脱着束缚他的某种力量。”

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时大骂克兰德是渣男,我看完却觉得内心汹涌澎湃,说不出是什么,只觉得很感动。

感动克兰德为了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在“做自己”这条路上全力以赴的样子。

他说: “我跟你说过我必须画画。我控制不住自己。假如有人掉进水里,那么他游泳的本事高明也好,差劲也好,都是无关紧要的:他要么挣扎着爬出来,要么就被淹死。”

还记得早些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这封辞职信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个35岁的河南女教师向学校递交了辞职信。她放弃安稳的“六便士”,想去寻找自己的“月亮”,一时引起无数人的羡慕。

因为她做了很多人不敢做却很想做的事情,不是辞职本身,而是她在追求她想做的,她在好好过她仅有一次的人生。

很多在职场中忙碌的人,其实内心压着一个蠢蠢欲动的梦想。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脑袋一热去辞职什么的,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不去做自己?

人生只有一次,就像电影《热辣滚烫》的英文片名——YOLO。“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所以被嘲笑也没关系,想哭也没关系,失败更没有关系,因为YOLO,你只活一次。”

“你只活一次,不是吗?”,人生只有一次。

02

人生这座围墙,有的人选择在围墙内,有的人选择逃出围墙,无论是哪种选择,没人知道“哪一个更好”。

无论怎么选择,可能都会后悔,因为人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没有唯一的答案。

我很喜欢一句话“人生不是直线,人生是旷野。”

我们只看到眼前的道路,却忘了环顾四周,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怎么可能只有一条路?是你遮住了自己的眼睛罢了。

除了克兰德,《月亮与六便士》中还有一位追逐梦想的人,那就是亚伯拉罕医生。

前途一片光明的他,突然意识到人生还有另外一种活法。他在被人人看好的职业高峰期辞职。

别人不能理解,都说他太傻了,在作践自己。

毛姆却说:“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践自己吗?”

难道世俗所谓的“成功”就是唯一的、标准的人生活法吗?当然不是。

世上并不止一种生活方式,也不存在唯一的答案。人生的选择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人生的好坏取决于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03

35 的我,人生走过大半,对此特别有感触。

我出生在一个小小县城,在父母的指引下,在社会世俗的影响下,读书、高考、填报志愿、读大学、毕业、结婚、生子……人生像个游戏场,我们一关一关地完成任务。

高三那年,填报志愿写了不怎么喜欢的专业,是父母选的,因为他们说这个专业好找工作;

毕业后找工作,按着父母喜欢的,社会认定的“好的工作”的方向去寻找……

好像很顺遂的生活,其实却常常没有忠于内心的自己,并且不自知。

我不能说这些都是错的,因为按部就班的读书和考试、就业给了我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我感恩自己拥有的。

而我想说的是,在这份稳定之外,我们需要常常问问自己:什么是自己心中的“月亮”?时常观望内心的小火苗。

而现在,我找到自己的“月亮”,就是用读书、写作书写人生,我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寻找平衡。

我重拾少时的写作梦,左手烟火,右手写诗。

六便士是是充满柴火味的现实,而月亮是诗和远方。

我知道,我做不到克兰德的决绝,可以舍弃一切,但我想,我们可以在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小火苗,让它生生不息,永不熄灭。

用自己的方式,好好体验人生。

愿我们都能忠于自己,保持内心的“月亮”。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