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信奉“标准答案”。每做完一道题,头一件事就是标准答案:老师讲解或者是批阅试卷,也是牢牢抓住标准答案不放,许多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答案,也被老师大笔一挥抛到一边。
不禁想起这样一道题:秋天来了,树叶落。批阅老师将填“黄”字的试卷打了“对”,而填“落”字的试卷上划了个“错”。在我看来,这样的老师太过迂腐。秋天来了,树叶仅仅是黄了吗?
对于同一个问题,人们看待的角度,理解的思维的方法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出现的答案会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应该把其中一定为标准答案,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做题,考试是这样,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又何尝不应该如此?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走出自己的路来。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不可能一碰着他们就四处寻找“标准答案”。数学家帕斯卡不信奉他父亲的权威理论,在他的研究领域做出了自己的答案;哥白尼不把教会的理论当作什么“标准答案”,他以自己毕生心血做出了“日心说”的答案;爱伊斯坦也不把牛顿力学看成“标准答案”,他的“相对论”代表着他一生在理论物理研究上所得答案。
可见,每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答案,这不仅是应该的,而是必要的。
倘若人们总是信奉“标准答案”,恐怕现在我们还被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束缚着,人贵创新。寻找自己的答案,也正是创新的一种体现。
学习,不要信奉什么“标准答案”;生活,要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让我们抛弃“标准答案”的思维,在自己未来的考卷上·道路上,写出自己的答案!
贵在创新
你对标准答案的看法 单选 0人 0% 要信奉标准答案 0人 0% 不完全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