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4年4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级公务员/选调生面试题。
题目是:把“欠发达地区”改为“待发达地区”,因为欠字表达一种怨天尤人的想法,而待字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期望,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这道题就考考生对“欠”和“待”这两个字的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截然不同。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这句话反映了对地区发展状态描述用词的微妙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心理和期望。
首先,使用“欠发达地区”这样的表述,确实可能给人一种消极、抱怨的印象。它似乎在暗示这些地区之所以发展不足,是因为某种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导致的,比如资源匮乏、政策不公等。这种表述可能会引发一种无助感和悲观情绪,让人们对这些地区的未来感到绝望。
而改为“待发达地区”后,用词的变化传达了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信息。这里的“待”字,暗示这些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只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来激发。这样的表述更符合人民群众对于发展的期望和信心,也更能激发人们去关注和支持这些地区的发展。
此外,“待发达地区”这一表述还蕴含了一种对未来的积极预期。它暗示这些地区的发展不是一种被动的、无可奈何的过程,而是一个可以主动推进、有待实现的目标。这种表述更能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将“欠发达地区”改为“待发达地区”,不仅是用词上的变化,更是对社会心理和人民期望的积极回应。它传达了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发展观,有助于激发人们的信心和动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回答呢?欢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