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教学能手、陕西省西安中学地理教师邓先武
西安市教学能手、陕西省西安中学地理教师邓先武
西安市教学能手、陕西省西安中学地理教师邓先武表示,2019年陕西高考地理试卷采用的是全国Ⅱ卷,和往年的试题区别不大,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考查较为全面,试题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考向要求,注重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全面考查。
一、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注重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选择题第1-3题,以长三角城市群的为例,考察城市中心地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群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边缘城市的发展速度过慢以及城市发展不均衡问题。选择题第9—11题,以霍林河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作为出发点,讨论区域发展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唯有区域之间相互协调,区域才可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才会减少更多生态问题的发生。
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如第36题,以云南省大理宾川县“治贫先治水”的发展理念为例,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和脱贫致富相结合。选择题第9-11题,以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为例探讨水资源减少是导致山前平原土地沙化和洼地变大变多的主要原因。
三、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甄别。第37题第(4)小题,通过设置开放性任务,要求考生能够围绕滑雪场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突出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
四、试题重现表现明显。36题第(2)问,讨论地形对宜川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与2013年全国卷一36题第(1)问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具有相似之处。旅游地理考查的“清川溪复原工程”与2016年全国卷36题第(4)问“恢复湾区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的生态作用有相似之处。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通过试题的对比,对于热点问题考查未来将长期坚持。
五、注重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知识的迁移。如第6—8题,通过考察积云的形状以及时空间分布,考查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理解、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总之,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难度相对往年而言有所下降,关于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