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
拟入选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和优秀案例名单
其中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大石板村:
丝路古村变景区 文旅融合促振兴》
入选“十佳”案例
百年古村落究竟如何华丽蝶变?
一起来看
????
小桥流水人家、钟楼古寺归雁、鸟语花香云水……婆娑古树间,鳞次栉比的民宿建筑群格外显眼,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梭游玩。走进西昌大石板古村,丝路驿站古迹举目可见,乡愁故事张耳可听,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
两次涅槃重启
百年古村落的华丽蜕变
2019年底,这座百年古村落正式开始改革之路,西昌市全面启动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海南乡钟楼村、核桃村、民主村合并为大石板社区。改革后,大石板社区面积达到38.27平方公里,实现了空间扩容、资源集聚。
乘着城乡融合的东风,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村乡村振兴一期项目随之启动,以保留古村文化和村落原貌为核心,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重构,通过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等建筑手法,让古村有了“面子”,更实了“里子”,更改变了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生活。
蜕变后的大石板社区黛瓦青砖、古寺巍峨,凭借田园般的闲适成为市民与游客的“诗和远方”。同时,大石板社区依靠“古村落 新民宿”的双轮驱动,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从传统农业、渔业开始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发展,逐步实现市、街道、村社区的功能互补,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2021年12月,大石板社区入选四川省首批100个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
2022年11月3日,大石板村乡村振兴二期项目正式亮相,挖掘茶马文化,引入文创、非遗、书吧等品牌,配合打造书香之城的整体策划,新旧文化在此相融,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打造一条集古村风情游览环线、田园度假游览环线、运动研学游览环线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文旅产业具有连接城乡的优势,大石板社区凭借丰富乡村业态,从推广“古村落 新民宿”先进经验,到逐步探索“民宿 康养 旅游”新模式,再一次实现蜕变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
村民吃上了家门口的“旅游饭”
目前,大石板社区共有232家民宿、85家餐厅、38家旅拍门店,通过发展旅游带动村里10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去年仅火把节期间,接待外地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余万元。2023年全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3.59万元,同比增长17%。短短几年时间,大石板社区实现了增收致富,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2023年2月24日,“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暨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颁奖典礼”上,“2022四川十大城乡融合案例”榜单正式揭晓,大石板乡村振兴项目榜上有名。
如今的大石板社区内,古村、古屋、古树、古井、古寺构成的温柔底色,让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里青山环绕,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鲜明的茶马文化,早已是一片发展福地。
编辑 | 许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