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受试题难度系数、考生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有所波动,但无论是增是减,这个幅度都不会太大,可是今年黑龙江省的情况却十分诡异。
今年是黑龙江实行“3 1 2”新高考的第一年,物理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为480分、本科批分数线为360分,对应的2023年理科本科一批分数线为408分、本科二批分数线为287分,2024年分别比2023年大涨了72分、73分;历史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为486分、本科批分数线为410分,对应的2023年理科本科一批分数线为430分、本科二批分数线为341分,2024年分别比2023年大涨了56分、69分。
这种异常的情况,也使黑龙江的很多家长和考生这几天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差分前,七上八下;查分后,认为这次稳了;看了分数线后,天都塌了。本来按照去年的行情,读本科是没问题的,可今年分数线一涨就是五六七十多分,连报考一点好的高职专科都成问题。
为什么分数线会产生如此大的波动呢?很多黑龙江本地的家长和考生将其中的原因归结到“高考移民”,认为是有大量“高考移民”涌入才导致本省分数线大涨的,并呼吁主管部门清理“高考移民”,维护本省孩子的权益。
那么,今年黑龙江分数线大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抛开“高考移民”不讲,今年黑龙江高考试卷的难度系数确实是降低了。由于今年是黑龙江首次实行新高考“3 1 2”模式,题目整体上比较简单,这就导致黑龙江考生普遍考得比较好,加上是采用赋分制进行打分,于是拉高了平均分。实际上,像辽宁、广西、云南等和黑龙江一样,首次实行新高考“3 1 2”模式且使用同一套试卷的省份,分数线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另外,“高考移民”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在黑龙江的部分高中里,确实有来自山东、河南的学生,他们有的是“中考移民”升上来的,有的是到了高中才过来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黑龙江省夏季高考的参加人数约为19.1万人,其中约有1.5万人是外来考生。甚至在网络上和大街小巷,都有不少关于“高考移民”的广告,声称“花费12~13万,其中3~5万拿来买房,8万作为服务费,就有90%的几率考上高中”。
年初时,就有大庆市的学生家长在网络问政平台上投诉,称本学期有大量来自河南的初三学生转入大庆市各个中学,这个情况严重损害了大庆本地初三学生的利益,要求教育局出台政策限制。
对此,大庆市教育局组织了调查组展开调查,证实2023年秋季学期共有305名外省学生转入大庆各中学(初中),其中有2人休学、7人请假、8人正在办理转出手续,但这些新转入学生的转学手续合乎上级规定,无任何违规办理情况。
可大庆的家长和学子们并不买账,表示身边确实有高考移民,教育局给的数据不准确。
由此可见,“高考移民”现象确实是存在的,只是官方所认定的跟学生、家长的标准不一致。
那些“高考移民”自身的学习成绩本来不差,只是自己原来的省份竞争过于残酷激烈,所以才“移民”到黑龙江、辽宁、天津、辽宁、宁夏、西藏等高考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
“高考移民”的加入,会使本地的高考竞争趋于残酷,尤其是对于中低分数段的学生来说,原本是可以本科的,“高考移民”却把原本属于他们的的机会给挤占掉了,这样对本地考生就太不公平了。
不管怎样,“高考移民”的存在损害了本省考生的利益,从长远来讲也不利于本地人才的培养,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起来,严格把关,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