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 秒后,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
在河南有一个女孩在高考上高举笔杆,挥洒笔墨,洋洋洒洒八千字,一纸诉状斥高考,并希望通过今日的试卷,可以抨击动摇如今的教育制度。
炎炎烈日下,在灿烂的阳光也比不上走出高考考场的她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她的内心更是充斥着对于自我行为艺术的骄傲。
她是谁?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现在怎么样了?
她的名字是蒋多多,出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她有着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蒋多多的父母很有远见,自蒋多多小时候起便尽可能的提供给她优质的学习环境。
他们知道,如果自己的孩子如同自己一样没有文化,留在家里,那么很难会有一个好的出路。
为了供养蒋多多他们姐弟三人上学,同时缓解家里的金钱压力,父亲外出当起了保险业务员,而她的母亲则是留在家里,早出晚归,料理这家里的大小事务的同时还要管理家里的土地。
蒋多多的大姐很争气,成为了这个小小村庄里少见的大学生,而蒋多多的父母对于蒋多多和她的弟弟也有了更多的期望。
不负蒋多多父母的期望的是,蒋多多自小学开始便严格努力的要求自己,在学校的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回到家后也是第一时间将课堂作业做完,从不拖欠作业。
有时有小伙伴找她一同出门玩耍,蒋多多也会以自己要复习为理由推脱掉,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努力学习之外,蒋多多也会在闲暇之余帮助自己的父母处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务,像是洗衣服、喂一下家里的鸡鸭等等,试着减轻家里的压力,让自己的父母不再那么匆忙。
在得知了自己大姐成功上了大学后,蒋多多更是以她为榜样,勤奋努力,刻苦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会主动请教老师,考试也总是名列前茅,从学校带回来了一张又一张的奖状,她的父母将这些奖状贴满墙面,只要一推开他们的家门就可以看到。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蒋多多的姐姐和蒋多多本人也是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优秀,还很懂事,经常被别人家父母拿来对比自己家的孩子,颇有对自家孩子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在蒋多多日复一日的努力下,蒋多多在中考时成功考入了南阳市第八中学校
南阳市第八中学作为当地的重点高中,它的升本率极高。
可以这么说——当她考入了这个学校的时候,可以说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大学的校园。
蒋多多在高一高二依然保持着自小学开始便养成的良好习惯,为了回应父母对她的期望,也为了追随大姐的步伐、给自己的弟弟做一个榜样,蒋多多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极为朴素,努力刻苦,被老师们所疼爱。
尽管蒋多多的同学们都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尖子生,但是在班级里,她的成绩从未跌出前十五名,常常被同学们请教问题,十分受到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喜爱。
可是,这样一个懂事,学习好,常常被拿来对比的“别人家的孩子”蒋多多,却在高考试卷上写下那8000字抨击教育制度的言论。
“零分试卷”蒋多多高中的蒋多多开始喜欢上了写作。
在高二下学期开始,她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总是难以提高她的数学水平,有时蒋多多看着自己手上的数学题常常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解题的她经常做着做着就急出眼泪。一想到自己大姐已经考上了大学,自己的父母还在为了自己的学习而日夜奔劳,当自己却卡在了一道又一道小小的数学题面前,蒋多多对于数学产生了害怕的情绪。
为了消除自己的压力,蒋多多开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将今天一天的事情记录下来,试图通过这样的事情减少自己对于数学课程的害怕。
为了消除自己的压力,蒋多多开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将今天一天的事情记录下来,试图通过这样的事情减少自己对于数学课程的恐惧。
起初,这样的解压方式颇有成效,通过将每天的事情记录成本,她的成绩开始有了一些回升,但好景不长,蒋多多开始试着将自己脑海中所幻想的事情创作出来,并编写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小说短篇。
有一次,蒋多多的姐姐返回家中,蒋多多便拿着自己所创作的小说集给她看。
也许是出于对自家小妹的疼爱,也许是出于欣赏自家小妹的创作欲,蒋多多的姐姐对她是赞誉有加,连连夸奖,并建议她将其投稿给报社,看看能不能入选刊登。
幸运的是,蒋多多所写下的一篇小说真的被当地报纸刊登发表,并且给蒋多多寄来了并不算多的稿费。
尽管金额并不算多,但蒋多多却欣喜若狂了起来。
她开始觉得,改变人生的道路不一定只有高考。
自此之后,蒋多多的生活重心便开始转向创作自己的小说,原本就颇有压力的数学成绩一下子一泻千里,连带着其他科目成绩下滑。
也许是兴趣的力量,蒋多多的创作欲很强,一天的时间中,早读被她用来构思内容情节,而上午与下午的课程中她则是用来将情节具象化,丝毫没有顾虑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本质。
蒋多多开始将自己创作的小说分享给了班里的同学们,而班里的同学们对其创作的小说也是礼貌的夸奖起来。
可这一夸就给蒋多多夸出来了个大问题!
她开始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不世出的才女,以往想象的故事情节结合现实生活被她套用到了自己的身上,对于小说的创作欲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阶层。
为了不辜负自己在写作上的“才能”,蒋多多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学习生活,专心致志的投入到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当中去,有时状态好,蒋多多在自己的小说本上甚至写出了一日万字的篇章,这更加让她确信自己有着极高的写作天赋。
在一次的语文考试上,蒋多多看着最后的作文题,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将自己脑海中所构思的小说誊写到了作文大题中,期望老师可以给予她一个赞叹的评价。
但蒋多多并没有听进去老师的话语,认为老师只是杞人忧天,是想要自己浪费掉自己的写作天赋。
蒋多多的老师见自己对她的劝诫无效,便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蒋多多的父母。
得知蒋多多在学校不好好学习的事情之后,蒋多多的父母十分失望,乞求蒋多多可以安安心心的学习,和她的大姐一样考入大学。
但蒋多多此时已经不愿再去听从他人的话说,依旧我行我素,创作着自己的小说。
一天,蒋多多在一本杂志中看到了一篇关于国外教育的文章,其中“国外教育更加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的观点深入了蒋多多的心中。自此,蒋多多对于国内的应试高考更加抵触了起来。
她开始怨念自己没能接受到这样的教育。
一天天的日子过去,看着同学们为了即将到来的高考而去死记硬背一个又一个的文章、单词与数学公式,蒋多多的内心中充斥着对她们的鄙夷,并决定通过自己的文章将他们唤醒!
于是,在她高考的那一天,她满怀自己对于高考应试教育的不满进入了考场,挥笔横下八千字,其中充斥着自己对于应试教育的批判,试图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高考这样的应试教育体系,让更多如同自己一样的孩子可以充分的被挖掘出属于自己的“天赋”。
到了成绩公布的那一天,蒋多多看着电话旁焦急等待的父母,心中暗自窃喜起来。
她确信,自己写下的文章会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中的石头一样,带来阵阵浪潮。
但电话那头所传来的,只有关于她的高考零分与一份高考违规通知书的通知消息。
蒋多多将自己的行为告诉给了她的父母,脸上布满着自己的骄傲。
但她没有看见的是,她父母脸上的失望。
关于她高考零分的消息逐渐传播开来,多家媒体找到了她,想要知道她的原因和对未来生活的打算。
现状,接受平凡生活事实的蒋多多在她零分高考卷的消息传开后,多家媒体找到了她,想要得知原因。
起初蒋多多看着来往不绝的各路报道记者很是兴奋,对着他们不厌其烦的讲述着自己对于中国应试教育的批判与不满,希望通过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言论扩散开来,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从而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
但回应她的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批评和指责。
为了逃避舆论和家中父母对自己的失望,蒋多多带着自己偷偷积攒下来的两百多块钱跑到了郑州,想要投奔正在读书的姐姐。
可一个还在读书的大学生能让她做些什么呢?
蒋多多的姐姐劝她回归家中,重新学习,期盼着她通过复读的方式踏入大学校园。
但此刻的蒋多多将所有人的话语抛之脑后,看着在郑州读大学的姐姐没法帮助自己,又一个人跑到了山东菏泽,想要在这里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天地,证明自己“成功不止考试”这一条路是对的。
但没有学历也没有经验的她找了许多家公司,但都没有一家公司愿意雇佣她,待到身上的钱花了七七八八之后,蒋多多带着一身的失落返回到了家中。
回到了家里后的蒋多多试着外出打工,想要证明自己没有错,但又在几年后回到家中,在父母的安排下结了婚,过起了和父母一样仰面朝天背靠黄土的乡村生活。
尽管高考考试有着应试教育的弊端,但高考已经是普通人打开自己美好生活的最简单的一道大门,也许听从了老师与父母劝诫的蒋多多此刻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作家,也许接受了大姐建议复读的她现在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但这一切都已经变成了过去式。
生活无情,现实沉重,希望广大学子可以慎重考虑自己的未来,不要试图通过一时捷径葬送自己美好未来,并最终让自己后悔终生。
最后的最后,希望莘莘学子可以在过去不久的高考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为自己心中的生活打开属于自己的一道大门!
- 编辑:二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1] 蒋多多 百度百科
[2] 零分女生蒋多多:被这样关注是我的悲哀丨河南省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