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宝
“我三月十四日结束了所有艺考面试,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文化课冲刺了。”正在自习室做试卷的高三生小施同学,头也不抬地说。
高考进入冲刺阶段,鹿姐姐的同事走访了杭州拱墅、下沙、西湖多家自习室后发现,和小施一样从早上8点到晚饭前在自习室埋头复习的高三艺考生,成了最近杭城各大自习室的主力军。
高考倒计时
自习室三分之一都是高三生
趁复习间隙,小施接受了采访:“我从去年底到4月份,陆续参加了上海、南京、杭州的艺考院校面试。”作为家在杭州的独生子女,离家近是小施同学在择校时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她透露,经过初试一、初试二和复试环节,她很开心地入围了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为了能最终拿到录取通知单,艺考结束后,小施就开始全力以赴准备文化课了。
“从4月开始,我就每天来自习室复习文化课,学校知识点都学完了,我更喜欢一个人学习,我比较自律,可以自己管住自己。而且自习室离家近又有学习氛围,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保证睡眠和休息。”每天早上八点半定时定点出现在自习室,中午休息一小时,然后继续学到傍晚五点半,步行回家。这样的节奏已经雷打不动地坚持了两个多月。
自习室的沈老板告诉记者,自习室就是跟着考试节奏走的,主要是高考、考研、考编、考公……根据每年不同考试时间的安排,自习室的主流人群都不同。
以地理位置划分,学校周边的自习室,以学生校内考试为周期;在办公区、写字楼商圈,则以考公、考编为周期。以考试时间划分,自习室淡季出现在春节前后至上半年三四月份;暑期至年末则是火爆高峰期,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下半年事业编、行政编、考研等考试的重要备考时间。而最近这一两个月,艺考生们显然成为了自习室的“新晋对象”与“主力军”。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相同的是,这些人都需要一个独立的安静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充分备考。
最近自习室基本被高三学生霸占,这样的情况是近几年开始出现的。
“高三阶段,很多新课都结束了,主要就是复习,来我们这里的高三学生,要么就是全天来学习,在这上网课或者做卷子,要么就是周末或者假期来继续学习。”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一家自习室老板说,“这些高三学生在选择自习室时,更加注重离家和学校的距离。自习室的设施、服务以及学习氛围等方面也在他们的考量范围内。”
这几个月,高三生几乎霸占了自习室人数的三分之一,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自习室也在不断地进行升级和改进。针对高三学生的特殊需求,有些自习室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备考资料和辅导课程,例如免费的语数外的网课资源,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备考。
而在安全管理方面,各家自习室也是动足了脑筋,比如有的刷卡、刷脸,有的则需要到物业保安那登记信息。
杭州自习室近年来发展迅猛
有些24小时营业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自习室的印象可能来自爆火的韩剧《请回答1988》中,女主角德善在每次准备考试时,都会说一句“不要睡自习室”,因为不善学习、一到自习室就睡觉的德善,给观众们留下了可爱的形象。
《请回答1988》剧照
自2018年起,中国开始引进付费自习室,到2020年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均有自习室的身影。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付费自习室用户人数增至755万人,其中20岁至30岁年龄段年轻人占比超过50%。
杭州自习室近年来发展迅猛。在某APP上搜过关键词“自习室”,一共出现了超1500条结果,杭州主城区已有100余家付费自习室,大部分的营业时间为早8点至凌晨12点,不少门店实行24小时营业。
在杭州市拱墅区舟山东路上一口气开了三家自习室的张老板表示,“当初我选择开自习室,主要是看到了大家对于一个安静、专注学习环境的需求。这几年很多大学生会去考研、考公务员、考各种证书,需要专心学习的环境,再加上大家觉得在家学习要么经不起手机的诱惑,要么家里人多太嘈杂,要么就是环境太舒服容易躺平,很难专注于学习。”张老板告诉记者。
“可能在自习室学习,每次一抬头就看到身边所有人都在埋头苦读,氛围感太足了。”在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家自习室里,正在茶水间吃午饭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准备冲刺下半年的事业编联考,“每天的学习时间都很固定,从早上九点多学到晚上九点多。”她就近选择了自习室,来回走路就可以,就算偶尔学习太晚了,也不用担心回家不安全。
某自习室茶水间
这家自习室负责人表示:“临近大型考试前,前来复习备考的人数会明显增加。寒暑假来学习的大多数是高中生,开学后来的大多是为了考公、考研、考证、考雅思的年轻人。”
为什么愿意为付费自习室买单
氛围感 负罪感 社群感
据了解,目前杭州市付费自习室的收费从每天20元到50元不等,部分自习室还推出了新客体验卡、周卡、季卡、年卡等。一张书桌、一盏灯、铺着柔软的静音地毯、被隔断分割成几十个平均约一平方米的格子间,通过手机扫码付费、小程序预约,然后收获一个安静、私密的学习空间。
那大家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图书馆学习?为什么愿意为付费自习室买单?
采访对象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说,图书馆常常需要排队占座,而且周末低幼龄儿童有点多,有点吵。有人说,在付费自习室里花了钱,如果不认真学,就会有“负罪感”。有人说,一个学习很孤单,希望有小伙伴相互鼓励。
而社群感也是年轻人选择付费光临自习室的原因。
自习室大多都配备了休息茶水区,提供了储存柜、饮水机、自动贩卖机等服务。而且几乎每一家自习室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语和默认规则,比如贴满了心愿单的留言板:“必定上岸”“一战成硕”“一切苦难皆有利于我”……以此来维护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次看到这些卡片,我就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们也许并不认识,但是大家在同一个屋檐下为梦想而努力,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温暖。”小施说。
文:姜赟 张雅青 张铄 杜淑婷编辑/制作:沈蒙和 朱张津监制:王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