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红桥、学在红桥、教在红桥,我是红桥教育发展的受益者、参与者、见证者。”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刘明媛说。
从“一支粉笔写春秋” 到“信息技术绘万象”
2012 年,刚办理完入职手续的刘明媛,跟着教务主任,忐忑又激动走过一间间记忆中熟悉的教室,走向她即将带领的第一个班级二年五班……一进教室,扑面而来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让她眼前一亮,尤其是黑板旁的触屏白板,让她既惊讶又新奇,默默感叹道,连小学都是高科技啊,比自己大学里的投影仪先进多了。教务主任语重心长地说:“你运气不错,刚入职就成为咱区里第一批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体验者,全校现在仅有 5 间多媒体教室,你可要好好学好好干。”刘明媛听后满怀斗志,决心要用好这些新设备, 让“一支粉笔写春秋”变成“信息技术绘万象”。
“当时对这种信息化教学感觉非常新奇,所以大家学得都很积极,也很有热情。”刘明媛说,从粉笔板书到制作PPT,从单纯播放音视频文件到交互式体验教学,很快,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计算某一图形的面积,现在任意一位同学走上讲台,都可以在显示屏上熟练地进行触、画、移,寻找规律方法……如今,这样一幅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的画面已是区内每一个班级的教学日常。10年来,红桥区电子实验教室从设点体验到全覆盖,从“三通两平台”到信息化2.0,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正在构建教育发展良好生态。
从“三尺讲台耕一方心田”到“集团化办学上下求索”
为促进红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2020 年,红桥区教育局成立了两个教育集团。教育集团采取的交流研讨、同课异构、互听评课等方式,有力推动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办学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紧密共享。
刘明媛又成为第一批集团化办学的参与者,让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能力上都得到了优化、丰富和提升。刘明媛说,在一次学习研讨时,讲师问他们,怎样才算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刘明媛回答,就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后来,咱们各学校的老师畅所欲言,特别是很多名教师的经验分享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动起来,应该不只是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和讨论,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在生活里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刘明媛回忆道,“在教学中,我注重将这些收获应用于我的课堂,让我的学生得以更科学的学习成长。”
“我要实现正方体自由,还要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出一本正方体题集,等我下次做小老师的时候给大家讲。”刘明媛的学生方嘉实一边叠着正方体一边自信地说。通过教学实践积累,刘明媛创新出了“我当小老师”“我们一起来”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思考问题、探索规律。现在,她的学生们不仅会做一道题,还会挖掘一类题;不仅会好奇地问,还会自信地讲;不仅培养了数学兴趣,还拓展了逻辑思维。
从“一张卷子答满分” 到“五育并举促成长”
2021年,刘明媛作为“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一批执行者,再次见证了红桥教育的新一轮转型升级。“所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之前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上,‘双减’政策的实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相对于帮助学生把学科试卷答满分而言,引导他们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答好题更重要。”刘明媛说。
“学生小卉(化名)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课堂互动也不积极,这种性格不利于孩子今后融入社会,但我发现她对画画特别感兴趣,而且画得挺不错。”于是刘明媛以此为切入点,将她推荐给了负责美术特长的课后服务老师,在她的兴趣领域鼓励她、认可她,并让她上台展示作品,向同学们分享创作的想法。同时,组织班级几名同学在课间朋辈游戏中拉着她,“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能有说有笑,主动融入同学们中了。”刘明媛说,现在小卉不仅性格开朗自信活泼了起来,连学习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以前孩子看见老师、同学都躲得远远的,现在可不一样了,孩子看到老师,可亲了,而且还结交了几个好朋友,每天放学都腻在一起。”小卉妈妈高兴地说,以前她的这种性格让我很是犯愁,这种改变可是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现在孩子不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更热爱了。
据了解,为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红桥区从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仅开设的艺术类、科学类、体育类等各类课后服务班就有 600 余种,进一步丰富了学生课后生活,不断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