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题目能让考试紧急通知延迟20分钟?没有就是它!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深圳南山那张备受争议的数学卷子。这卷子啊,可真不是数学命题改革的风向标,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命题事故!不管南山教育局怎么解释,都洗白不了这张卷子。
从专业的命题角度来看,这卷子问题可太多了。首先,它严重脱离学情。你看这题量、阅读量、难度,还有答题时间,哪一样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啊?最后临时增加20分钟答题时间,这不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嘛,还不如直接作废这张卷子呢。我猜啊,这张卷子的命题人,大概率是个远离课堂教学,只会对老师夸夸其谈的云端教研员。
再来说说这张卷子的第二个大问题,命题人完全不理解命题的基本规范和要素。这卷子官方名称叫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既然是监测,那得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老师的教学能力都有所体现。一份好的试卷,核心得看4个指标:题目的难度、区分度,试卷的信度和效度。这4个指标,对于普通家长和学生来说可能有点遥远,但对于命题人来说,那是必须要掌握的。可惜啊,从这张卷子的质量来看,命题人对这些基础理论一无所知,南山区教育局的专业性严重缺失。
题目太难,比如全市高考压轴题水平,小学生考下来都得0分,那还有啥意义?好的试卷,不同学生在不同分数位上各得其所。可这张四年级的卷子,根本没有基本的梯度设置,找不到基础题,全是开放性问题,答题时间还紧,肯定导致总得分偏低,区分度低,大量学生集中在低分段。正常来说,卷子得分应该是正态分布,中间分值多,两端分值少,这张卷子在难度和区分度上很失败,把期末卷难度拉成尖子生选考难度,区分度还不够。
这张试卷考出来的结果可不可信。大量开放性题目,阅卷要求高,得分就不稳定。同样一道题,不同阅卷老师可能打出不同分数。命题水平这样,阅卷水平可想而知。比如前面第21题,数学水平高的学生可能回答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错误,阅卷老师A觉得他在划水,老师B却觉得他厉害,给他高分。
阅读量太大,分不清是考数学还是考语文,很多网友都说这是语文老师出的数学卷。作为期末卷,这是全区同学参加的考试,很不合理。比如第二题,数学好的学生,看到一堆古文、文言文,被吓住了,拿不到分,你到底想测数学还是语文?想测数学却被语文能力干扰,这就拉低了试卷效度。语文能力重要,但有语文考试啊,现在全区考下来,这道题考不好,你也不知道是学生数学不好还是语文不好,这不是废题吗?
归根结底,考试都有目的。这种期末考试是终结性测验,有两个重要目的:一是帮学生、老师判断这学期学得怎么样,假期针对性地做准备;二是反映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质量,针对性改进。可这张卷子考完没信度、没效度,学生考砸了,你能给啥建议?拿这卷子评价老师和学校教学成果,南山区的老师和学校能答应吗?凭良心讲,这卷子也不是一无是处,正常卷子配上一两道这卷子里的题,还是稳中求进的好卷子,体现改革方向。命题老师命这卷子肯定花了时间,往好处想,他就是个不专业的命题人,用力过猛了。
现在考试考完了,结果没参考性,但坏影响已经发生。孩子的信心被摧毁,老师感觉被玩弄,家长更迷茫。关键是怎么看待这份卷子。如果你孩子考了这卷子,一定告诉他卷子不对,没关系,这是命题事故。如果孩子没考,那头脑要清醒,别被坏人带偏节奏。
数学卷搞成语文卷,是对数学简约美的亵渎,数学命题不需要语文化、政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