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长多少厘米宽多少厘米正常

试卷长多少厘米宽多少厘米正常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10 01:51:30

林世焘出生成长大都在贵州,长大之后才到长沙北京居住,并在北京考中举人。

而殿试中为何他写自己是广西平乐府贺县人呢?

按照古代,哪些考试官员如果记录地址的话,一般都是记录籍贯,一般分为三代,林世焘父亲在广西贺县莲塘出生,记录的就是贺县。

殿试是中国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组织机构极为严密,由礼部主持,皇帝亲自主考,有专门的阅卷官,印卷官,弥封官负责监督,皇帝最后钦点前十名。

在中国科举取士的1300多年历史长河中,殿试试卷一直属于皇家“绝密档案”,深藏于戒备森严的皇宫大内之中。为何林世焘的这份殿试试卷能保持在后人手中呢?

这还得从林世焘的经历说起,林世焘殿试中式二甲第二名后,即选庶吉士入翰林院,未散馆即以办学务授编修。后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廷瓦解,八国联军入华侵略,并烧、抢故宫博物院,许多文物被烧毁,还有一部分流落到民间。

民国初年,林世焘担任北洋政府临时参议院的议员,平时较为清闲,时常走于北京琉璃厂的文化街。偶然之中在一个书摊上却发现他自己的殿试卷,于是花上25块光洋买回来了。

林世焘的这份殿试卷长44.3厘米,宽253.3厘米,共十折。折子封面几个字已有些忙模糊,却仍依稀可辨认,右上角用红笔朱批“二甲第二名”,中间是“应殿试举人臣林世焘”一行小字,还有礼部红色的印章,左边是“印卷官礼部员外郎臣瑞光、礼部主事臣方策安”几个红字,徐徐打开试卷,几行字跃然进入眼帘,应殿试举人臣林世焘,年三十八岁,广西平乐府贺县人,由副贡荫生应光绪十七年乡试中式,由举人内阁候补中书,花翎二品顶戴,指分江苏试用道,应光绪三十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清章,祖峻高,父肇元。这几行字揭开了贺州一段尘封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林世焘一家避难于湖南湘潭乡下,1942年12月,林世焘因伤寒病逝于湖南湘潭,这份试卷便传给了他身边的幼子林松年。林松年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和广西大学附中读书,毕业后到湖南师范学院搞宣传工作,后到湖南永州二中当老师,这份试卷也带到了永州市。

文革时期,殿试卷被抄走,“四人帮”被粉碎后,试卷历经十年浩劫得以重见天日。后来林松年在位于永州的湖南科技学院退休,试卷便一直留在湖南永州。

一幅手卷,一段乡情,那些深藏在墨香里的翰林遗风和被岁月带走的故事,如今穿越历史时空,重新鲜活起来,它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更是贺县一段辉煌的历史记忆,激励后人耕读诗书,报效祖国。

2018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本期至此 谢谢观看

文章综合自:贺州发现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