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识字试卷及答案上册

幼儿园中班识字试卷及答案上册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09 23:38:21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新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行( )。

A.幼儿知识与能力测评 B.幼儿智力测查

C.幼儿家长测评 D.幼儿健康检查

2.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表演游戏

3.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幼儿在活动中使用了什么方法?( )

A.实验 B.参观

C.观察 D.讲述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课程四要素的是( )。

A.课程设计 B.课程目标

C.课程组织与实施 D.课程内容

5.妈妈带3岁的岳岳在外度假。阿姨打来电话问:“你们在哪里玩?”岳岳说:“我们在这里玩。”这反映了岳岳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

A.具体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刻板性

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是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宗麟

7.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 )。

A.引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 B.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

C.要求幼儿捏住鼻翼两侧擤鼻涕 D.经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

8.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发现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工具性攻击 B.言语性攻击

C.生理性攻击 D.敌意性攻击

9.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大马背上长东西了!”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应可以用下列哪个概念解释?( )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守恒

10.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有权威的人决定的,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 )。

A.习俗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前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教师应当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请举例说明。

12.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适切?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

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玩具灶(见右图),投放了羽毛、棉花、小木棒、乒乓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和扇子,让幼儿猜测哪些物品能被风吹起来并进行验证。

小牛猜想羽毛和棉花能飞起来,就开始扇风,结果发现他们确实能飞起来。他使的劲儿大了,发现乒乓球也飞起来了,一直旁观的小雷惊讶地说:“原来用劲儿扇乒乓球也能飞起来呀!”

问题:

游戏中小牛、小雷都在学习吗?(4分)请分别说明理由。(16分)

15.材料:

在某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座谈会上,家长们纷纷提出:孩子快上小学了,幼儿园应该减少游戏时间,增加算术、识字等教学内容,以便于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问题:

(1)请根据上述说法,分析家长观念中存在的问题。(10分)

(2)请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10分)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16.幼儿园准备组织一次春游。大一班的小朋友很高兴,有的说要去这里玩,有的说要去那里玩;有的说坐地铁去,有的说还是乘汽车好;有的在谈论自己要带什么美食……陈老师想,既然小朋友有这么多问题,那么是否可以生成一个教育活动,带着小朋友一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呢?

要求:

请帮助陈老师设计一个“我们要去春游了”的教育活动,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条规定:“幼儿入园前,应当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卫生保健制度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幼儿入园除进行健康检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排除A、B、C,故选D。

2.D【解析】表现文艺作品内容即表演游戏。故选D。A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被称为“塑造工程师的游戏”。C智力游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

3.C【解析】观察法是指儿童在教师或成人指导下,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和儿童自发的观察过程。幼儿看、闻,调动了幼儿的感官。故选C。A实验法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B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儿童到园外,如自然界、生产现场、社会生活场所等去学习的活动。D讲述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生动地叙述事物、朗诵文艺作品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4.A【解析】课程四要素为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和实施、评价。本题为选非题,故选A。

5.C【解析】相信自己所想的,别人也是这么想的。岳岳认为阿姨知道这里是哪里,所以说是这里,而不是介绍这个地方。体现的是自我中心。故选C。A具体性指儿童主要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B不可逆性是指不能反过来考虑问题,在儿童看来事物关系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例如,儿童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但不知道他自己就是他哥哥的弟弟。D刻板性指当儿童的注意集中在某个方面时,他就不能同时关注其他的方面。只能把握事物的静态,而很难理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有中间状态的,很难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6.C【解析】陈鹤琴的教育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故选C。A张雪门是著名幼儿教育家,行为课程论的代表人,与南京的陈鹤琴有“南陈北张”之称。B陶行知提出幼儿园必须“中国化、省钱化和平民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D张宗麟是中国的第一位男幼师。

7.A【解析】遇到噪音时应该捂耳、张嘴,说法正确。故选A。B不能经常掏耳,说法错误。C擤鼻涕应该捏住一侧擤另一侧,说法错误。D不能经常用耳机听音乐,对耳朵不利,说法错误。

8.A【解析】工具性攻击是以损坏他人的财物或伤害他人的身体、精神为手段,以达到非侵犯性目的的侵犯行为,如得到玩具。小明目的是抢玩具。故选A。B言语性攻击主要是指借助言语表达、表现的攻击性行为,如言语威胁、辱骂、嘲笑、诽谤、说闲话、说坏话等。C生理性攻击或身体动作攻击主要是指借助身体动作表现的攻击性行为,如打、推、抢、踢、掐、咬等。D敌意性攻击是指出于要损伤他人身体或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而表现的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殴打、辱骂、讽刺等,他们的伤害性行为是有目的的、有意的。

9.B【解析】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是量变。毛毛把对骆驼的认知直接纳入到自己已有的“马”图式中,是一种同化。故选B。A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皮亚杰认为,个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C顺应是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是质变。D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不因外部现象的变化而变化的能力。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没有守恒概念的,思维受到眼前的实际事物表面特征的影响。

10.B【解析】权威阶段又叫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6-8岁),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故选B。

二、简答题

11.【参考答案】

教师应该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可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发扬其气质中的长处,培养良好的性格,同时,防止不良品质的产生。要了解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不足之处,不要轻易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下结论。教师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要因材施教。

(1)胆汁质幼儿的表现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代表人物是张飞、李逵。针对胆汁质的孩子,教师应培养幼儿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教师应使用有说服力的严格教育方法,触动他们的思想,又学会坚忍自制,不要轻易激怒他们,特别是爆发时一定要以柔克刚。

多血质幼儿的表现有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代表人物孙悟空、王熙凤。对多血质的孩子教师应培养幼儿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黏液质幼儿的表现有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代表人物唐僧、林冲、爱迪生。对黏液质的孩子,教师应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常会忽略这类幼儿,因此要多关注,主动提问,多与幼儿互动。

抑郁质幼儿的表现有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代表人物林黛玉。对抑郁质的孩子,教师要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避免过于严厉的批评,不要在公开场合下指责;树立自信心,培养与人交往的精神;发扬其敏感、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防止疑虑、孤独。

12.【参考答案】

教师可以从幼儿的面色、汗量、呼吸、动作等方面观察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活动量是否适切。

(1)面色判断:如果幼儿面色稍红说明活动量适当;如果面色相当红、十分红或是苍白说明幼儿的活动量已经过度。

(2)汗量判断:如果幼儿的汗量不多说明幼儿的活动量适当;如果汗量较多、大量出汗说明活动量已经过度。

(3)呼吸判断:幼儿的呼吸中速稍快说明活动量适当;若呼吸显著加快、急促节律紊乱则说明活动量过度。

(4)动作判断:幼儿步态轻稳则说明活动量适当;如果幼儿步子不稳、身体晃动、动作失调或步态不稳说明活动量过度。

三、论述题

13.【参考答案】

幼儿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任务能否完成以及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

①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

②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

③组织管理能力

④沟通的能力

⑤及时转变角色的能力

⑥反思能力

⑦对幼儿进行行为辅导的能力

⑧独立思维与创造能力

⑨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的能力,才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获得安全感,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也可以答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14.【参考答案】

小牛和小雷都在学习。小牛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习,小雷是通过“观察”学习。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和权利,是学前儿童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学前儿童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象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期,前运算阶段。因此幼儿依靠观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学习,案例中的幼儿通过具体操作和对生活中的观察进行学习。

小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操作,由一开始不知道实验的结果,对实验进行猜测“猜想羽毛和棉花能飞起来”,通过老师的环境创设和引导,亲自动手实验,最终“发现他们确实能飞起来”。并通过劲的大小知道了羽毛和棉花容易飞起来,乒乓球不容易飞起来。由此可见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小雷通过观察小牛,间接的知道了乒乓球能被风吹起来。从材料中小雷惊讶的说“原来用劲儿扇乒乓球也能飞起来呀”可以知道,小雷一开始只猜想羽毛和棉花能飞起来,没有猜想到乒乓球也能飞起来。由此可见,游戏促进了幼儿认知的发展。

从上述的小牛和小雷的猜想以及语言,我们可以看出游戏中小牛和小雷都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自己的认知,同时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创造力、探索能力、思维、想象、身体动作、社会性、情绪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说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最有效的手段。

15.【参考答案】

(1)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理解是错误的。

材料中家长的观念过于小学化,没有正确的理解幼小衔接的含义,同时家长没有意识到游戏对幼儿身心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幼小衔接使幼儿能够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进而能够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家长认为孩子快上小学了,幼儿应该减少游戏的时间,增加算术、识字等教学内容,以便于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方法。但是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而应是促进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发展,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针对家长的问题,教师应加强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加强家长对幼儿游戏意义的认识和了解。

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准备。

②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这种片面的衔接教育对于幼儿入学后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非常有害的。

③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提前让幼儿学习汉语拼音、汉字,压制了幼儿的自然发展,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儿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

让家长意识到游戏的重要意义: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和权利,是学前儿童喜爱的、主动的、自愿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发挥主动性、促进幼儿愉快的情绪情感、培养幼儿想象力、思维能力、社会性,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

五、活动设计题

16.【参考答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领域《期待的春游》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2.情感态度目标:幼儿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3.技能目标:幼儿能在集体中注意听老师、其他小朋友讲话。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活动中注意听老师的讲话。

活动难点:幼儿不随意打断别人,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春游的图片;不同的美食、交通工具卡片(每位幼儿一个);音乐《郊游》;春游情景布置。

2.经验准备:幼儿简单的知道春游,有出去游玩的经验。

五、活动方法

游戏法:教师和幼儿边唱《郊游》歌曲,边跳舞蹈,引出活动主题“出游”。

谈论法:幼儿互相讨论,积极发言,说一说自己关于春游的想法。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歌曲导入。教师播放音乐《郊游》,和幼儿一起回忆歌曲,边唱边跳,引出活动主题“春游”。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咱们幼儿园要组织春游的活动,大家都非常的开心,老师要问问小朋友们了,大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好朋友一起出去游玩过吗?

(二)基本部分

活动1:幼儿回忆出游经验

①教师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和家人和好朋友一起出去游玩的经历。

②幼儿说一说自己去过哪里、和谁去的、玩了什么,自己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③幼儿说一说出去游玩要注意哪些事项、准备什么东西。

活动2:观察图片,说一说

①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的幼儿的做法对不对。

②第一、二幅图片,幼儿不听老师指挥自己乱走,引导幼儿了解外出游玩应该紧跟老师,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不能乱跑。

③第三、四幅图片,幼儿准备了好多食物,并且帮助出游中出现困难的同伴,引导幼儿知道出游时应该做好出游准备和同伴相互照顾,互相帮助。

活动3:情景表演春游

①教师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出游相关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公交方式、食物等。

②教师播放音乐《郊游》,教师和幼儿一起在音乐声中扮演郊游的场景。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巩固幼儿出游时应该做好出游准备、在出游的过程中应该听老师的话,紧跟老师和同伴,不能自己乱跑。发现其他小伙伴发生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告诉老师并且热心帮助他人。

七、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幼儿在美工区画一画自己将要进行的春游活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