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试卷写的好

怎么形容试卷写的好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08 19:35:28

湖北省荆门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基础与运用(2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liàng) 庇护(bì) 孱头(càn) 拈轻怕重(niān)

B. 豢养(huàn) 纤维(xiān) 倔强(jué) 强词夺理(qiáng)

C. 憎恶(zēng) 亘古(gèng) 龟裂(jūn) 孜孜不倦(zī)

D. 愧赧(nǎn) 诡谲(jué) 聒噪(guō) 鸢飞戾天(1ì)

【答案】D

【详解】A.酝酿(liàng)——酝酿(niàng);

B.强词夺理(qiáng)——强词夺理(qiáng);

C.亘古(gèng)——亘古(gèn)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驰骋 希冀 珊珊来迟 残羹冷炙

B. 狭隘 睥睨 附庸风雅 矫揉造作

C. 端祥 遒劲 味同嚼蜡 正襟危坐

D. 贸然 侦缉 沥尽心血 交头结耳

【答案】B

【详解】A.珊珊来迟——姗姗来迟;

C.端祥——端详;

D.交头结耳——交头接耳;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一项是( )

A.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描写中,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B. 1917年,蔡元培赴任北大校长时的就职演讲振聋发聩,在当时的北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C. 4月25日上午,销声匿迹多年的国宝级“微笑天使”长江野生江豚,在宜昌江段葛洲坝下游附近成群出现,这标志着长江生态持续向好。

D. 在那十几年间,由于长期艰辛的劳作,他形容枯槁,毛骨悚然;但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答案】D

【详解】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句中描写外貌,使用错误;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手写汉字作为母语表达的基本能力,随着其实用功能的淡化而弱化。可以想象,在快节奏、高频率的信息表达时代,______________。其实,______________,就像空气和水。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______________。问题是,______________,正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忽视空气和水的存在一样。

①越是基础的,很可能越重要

②越是基础的,就越容易被忽视

③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相当于空气和水

④手写汉字已经被忽视到了何种地步

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解答此类题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准确地找出与题干词句相呼应的语句。本文段阐述手写汉字的困境,表明不可忽视这种母语表达的基本能力。短文第二句是对“弱化”的阐释,因为弱化所以容易忽视其作用,所以第一空应该填第④句;第二空结合后面的“就像空气和水”,其特点就是“基础但重要”,应该填第①句;第三空“从文化传承”说明其作用,并且从句式的角度来看(从“其实”到文章结尾,每个小句子后半句都含有短语“空气和水”)所以第三空应该填第③句;第四空前面的“问题是”与后文“生活中经常忽视空气和水的存在”表明基础性的东西也易被忽视,故应填第②句。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序,也是古代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例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书序。

C. 古代作品命名很有讲究。有以“地名”命名的,如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有以“书斋名”命名的,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以“字”命名的,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

D. 初中阶段,我们认识了法国许多优秀作家。如雨果,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等;如茨威格,其代表作品有《托尔斯泰》等:如莫泊桑,其代表作品有《羊脂球》等。

【答案】C

【详解】A.中秋节饮食习俗是吃月饼,故A项错误;

B.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赠序,故B项错误;

D.《托尔斯泰》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故D项错误;

6. 综合性学习

2020年11月,荆门市喜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全省率先实现“首创首成”。三年之后,荆门市还要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这同样是对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的又一次大考,为了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恒久闪耀,光明中学学生会率先推广“市民争当志愿者”活动,以吸引更多热心公益事业的民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假如你是学生会的一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了让“市民争当志愿者”活动能顺利推广,请你为活动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字。

(2)学生会成员人人争当志愿者,你参加了“倡导低碳生活,共建文明城市”督导活动。假如你看到超市购物的顾客——一位30多岁的女士,因为超市实行“禁塑令”不提供塑料袋而大发雷霆,你会怎样劝说?

【答案】(1)示例:同做志愿者,共创文明城(或“志愿者的微笑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2)要求:有称呼语,能说清楚使用塑料制品的害处,语言表达得体。

示例:阿姨您好!我是“倡导低碳生活,共建文明城市”的一名志愿者,咱们荆门现在是全国文明城市,倡导低碳生活需要您的支持,使用塑料袋会产生白色垃圾,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希望阿姨能拒绝使用塑料袋,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共同建设生态荆门,好吗?

7. 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风采多样,如层楼巨厦,画栋雕梁。读诗使人心悦情畅。读崔颢《黄鹤楼》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看到了江汉草木的繁盛;读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风起潮涨的壮阔:读郦道元《三峡》中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领略到春冬潭水的清澈: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欣赏到桃花林(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芬芳。

读诗使人奋发向上。青年人当像杜甫一样志存高远,(5)“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当如苏东坡一样奋发有为,(6)“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当学李白在人生歧路之时永存希望,(7)“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晴川历历汉阳树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 潮平两岸阔 ④. 风正一帆悬 ⑤. (则)素湍绿潭 ⑥. 回清倒影 ⑦. 芳草鲜美 ⑧. 落英缤纷 ⑨. 会当凌绝顶 ⑩.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⑪.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阅读(48分)

(一)古诗阅读(5分)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①揖三公②,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③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释】①书剑:指能文能武,智勇双全,②三公:此处泛指贵族和大臣。③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8.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9.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案】8. 该句采用虚实结合

手法,作者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

9.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写出了作者人到暮年满头白发,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前两点可以合二为一)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限定角度为表现手法。诗句的意思是: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杀敌,可现实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由“梦回”“身老桑村麦野中”可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战场上战鼓雷鸣、烟尘遮天也毫不畏惧,现在却因时光流逝,自己也渐渐年迈,白发丛生。由“华发”可知,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杀敌,可现实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诗人梦回杀敌战场,表明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

“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奇士”指好友独孤策。诗人想起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还有谁能和自己一同前往?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令唯留万人守城。晋宣帝①率二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②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③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门,扫地欲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④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⑤山。

(节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晋宣帝:指司马懿。②垂:将。③敕:下令。④猥:突然⑤趣:急走。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B. 由是感激(感谢)

C. 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距离) D. 回迹反追,势不相及(赶得上)

11.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亮屯于阳平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皆以美于徐公(《邻忌讽齐王纳谏》)

C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D. 休䘲降于天(《唐睢不辱使命》)

12.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二帝昏庸误国为告诫,意在促使后主亲贤远妥。

B. 乙文写“将士失色,莫知其计”,反衬了诸葛亮的镇定自若。

C. 乙文诸葛亮能“意气自若”,是因为他认为可以和巍延前后夹击司马懿。

D. 甲文在议论、记叙中融入抒情,表现了诸葛亮的忠心耿耿;乙文以记叙为主,表现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

13. 翻译下列句子。

(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2)宣帝经常说诸葛亮老持稳重,突然显出弱势,怀疑他有埋伏的士兵,于是带领士兵向北急走上山。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B.有误。“由是感激”的意思是:我因此十分感奋激发。感激:感奋激发。故选B。

【11题详解】

例句:“于”是介词,意思是:在;

A.介词,对;

B.介词,比;

C.介词,在;

D.介词,从,自;

故选C。

【12题详解】

C.“是因为他认为可以和巍延前后夹击司马懿”有误。根据“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的意思“想要前往到延军,相隔太远,如果让魏延反过头来追击司马懿军队,势必赶不上”可知,诸葛亮能“意气自若”,是因为了解司马懿生性多疑。司马懿认为诸葛亮突然显出弱势,一定有埋伏的士兵。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亲”,亲近;“此”,这;“所以”,……的原因。

(2)重点字词:“谓”,说;“猥”,突然;“疑”,怀疑;“引”,带领。

【点睛】参考译文:

(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乙)诸葛亮驻扎在阳平,派魏延各军联合向东进军,诸葛亮唯独留了一万人守城。晋宣帝率领二十万人抵抗诸葛亮,而跟魏延的军队刚巧错道前进,直接到了眼前,在诸葛亮六十里的地方抵挡,侦察人员对宣帝说诸葛亮城中兵少力弱。诸葛亮也了解宣帝将到,已经跟他迫近,想要前往到延军,相隔太远,如果让魏延反过头来追击司马懿军队,势必赶不上。将士们都失了神色,不知道有什么计谋,诸葛亮则神态自若,下令军中放倒旗帜,停止鼓声,不得随意离开营帐,又命令打开四面城门,扫地洒水。宣帝经常说诸葛亮老持稳重,突然显出弱势,怀疑他有埋伏的士兵,于是带领士兵向北急走上山。

(三)名著阅读(7分)

14.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人物。

作品

文段

人物

《骆驼祥子》

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

①___________

《水浒传》

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限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②___________

《简·爱》

他是一块大自然可以从中雕刻出英雄来的材料——基督教徒和异教徒英雄——法典制定者、政治家、征服者。他是可以寄托巨大利益的坚强堡垒,但是在火炉旁边,却总是一根冰冷笨重的柱子,阴郁沉闷,格格不入。

③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①虎妞 ②. ②李逵 ③. ③圣约翰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①虎妞:长的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她是个办事的好手,有类似男人的爽快和利落。喜欢祥子,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文段中“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流露出对祥子的喜欢;“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这是对虎妞的外貌描写。

②李逵:叫李铁牛,肤色黝黑,长相凶煞,性格暴烈,心粗胆大,绰号“黑旋风”,惯使一双板斧。根据文段中“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判断人物为:李逵。

③圣约翰:简·爱的表哥,曾向简·爱求婚被拒绝。他性格鲜明:执着,坚定,善良,能吃苦耐劳,有明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同时也比较严肃,略显刻板,缺乏他这个年龄段的男子应有的开朗活泼,他为了自己的信仰甚至放弃了对爱的追求。文段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他是一块大自然可以从中雕刻出英雄来的材料”表现了他性格中的闪光点;“总是一根冰冷笨重的柱子,阴郁沉闷,格格不入”表现了他的严肃、刻板。15. 《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立体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将领形象,作者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一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请你围绕这两个方面,从A、B两项中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完成对人物的简介,60字左右。

【示例】毛泽东:他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生活简朴,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吃辣的嗜好。

A.周恩来 B.彭德怀

【答案】【示例1】周恩来:他处事冷静,睿智自信,极具个人魅力,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他温文尔雅,乐于助人,亲自为斯诺拟定行程安排。

【示例2】彭德怀:他才智过人,善于驰骋,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他性格爽朗,坦白率直,因为童年吃过许多苦,所以特别喜欢孩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兼语言表达。简介人物,要从伟大卓越及作为常人的两个方面进行简介,语言简洁。

A.周恩来。常人的一面:不脱孩子气, 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温和文雅,谈吐缓慢,乐于助人,亲自为斯诺拟定行程安排。卓越的一面:他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处事冷静,睿智自信,讲英语相当准确 。

B.彭德怀。常人的一面:生活简朴:彭德怀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问部下一样;爱护部下,平易近人,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喜欢、尊重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斯诺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的问题,他很尊重他们。卓越的一面: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年方28岁就任旅长,才智过人,善于驰骋,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

根据以上内容进行简介,注意字数60字左右。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介绍说,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观测能力是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是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的2.25倍。它的设计目标,是要把覆盖30个足球场大的信号聚集在一颗小药丸大小的空间里,否则就难以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这个“小药丸”就是馈源,放在馈源舱内——类似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式装置,称得上是世界最精贵的接收器。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大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二】

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2021年3月开始,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观测权利的申请,以全开放式的方式促进人类科学多维度研究,为人类文明作出中国人、中国梦的敞开式和包容性贡献。这标志看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将在不久的未来打开一片探索宇宙奥秘的新天地。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截至2021年5月,“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逾370颗,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脉冲星有望达到1000颗,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FAST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呈搜寻利器,除了发现脉冲星,FAST在很多领域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它的使命还包括高效率地开展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寻找“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答案。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6.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成使用,将让我国天文学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 中国天眼的启用是我国射电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C.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截至2021年5月,中国天眼己发现脉冲星超过370颗。

D. 正因为卓越的综合性能,中国天眼对于天文观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7. 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 材料三两次用到加点词“有望”,该词语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19. 如果给材料二加上一个小标题,你认为以下哪一个标题更准确,请结合材料二具体说明理由。

A.天眼的性能 B.天眼的意义

【答案】16. A 17. 列数字、作比较。将“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进行比较,同时运用“10倍”“2.25倍”等数据,具体说明了“中国天眼”观测能力强,突出强调了“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18. 不能。“有望”指有可能,有希望。原文是“有望达到”“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只是有希望、有可能实现,如果删掉,就变成了肯定语气,与原文意思不符,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严谨。

19. B项“天眼的意义”更准确。材料二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天眼的意义:一是“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二是“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三是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观测权利的申请,标志着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A.根据材料一“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大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可知,“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是“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不是“我国天文学”。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100米、10倍”“300米、2.25倍”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进行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突出地说明了“中国天眼”观测能力强;结合句子分析作用,“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进而说明了“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先表达观点:不能删掉。“有望”指有可能,有希望。原文是“有望达到”“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说明“达到1000颗”“将来应用于星际导航”只是有希望、有可能实现,并不肯定。如果删掉,就变成了一定能实现,与原文意思不符。“有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标题。标题是材料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根据材料二“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这标志看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概括为:天眼的意义。故选B。

(五)记叙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的夜

向成

①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流环统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②老伴重病已住院半年多,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③除夕回不了家,只能在病房守岁。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样老伴爱吃的菜。

④大雪刚落,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街道两旁大小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我踏着雪向前走,内心很是凄凉。

⑤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

⑥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⑦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⑧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⑨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自老伴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得了重病,我没有通知单位任何人。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困难,要自己去面对。

⑩雪愈下愈大。在街的尽头,终于看到一家小饭馆,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⑪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起身。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⑫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

⑬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问大过年的,饭馆能不能做,老板娘说,没问题。我又问,今天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⑭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⑮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⑯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呢。

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20. 情节概括。请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我”上街寻找饭店→(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我”和老伴共度除夕

21. 句子赏析。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2)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22. 写法探究。请简要分析本文以“我”买菜为线索布局谋篇的作用。

23. 主题理解。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20. ①. (1)“我”遇见流浪汉收到祝福 ②. (2)“我”找到饭馆顺利买菜 ③. (3)“我”返回医院途中与司机交谈(意近即可)

21. (1)本句采用拟人修辞,“还未收脚”“仍不识相地穿街走巷”,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下得久,下得大,表现了天气的寒冷,更加烘托出我内心的迷茫和感伤。

(2)本句运用神态、语言描写,“闪动着泪花”写出了老伴内心的感动,“好好活者”是老伴除夕之夜对我真诚的希望和祝福,表现了“我”和老伴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

22. ①文章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情节集中,脉络清晰,浑然一体。②便于展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流浪汉、餐馆老板娘、司机的性格都是在与我交谈过程中得以展现的,通过他们表现了人性之善,突出了主题。

23. 【示例1】我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理由是:①本文主要讲述了我给老伴买菜过程中得到关心与帮助的故事,文章内容温暖人心;②本文塑造的一系列人物,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温暖;③从文章主题看,本文表现人心之善,赞扬人性之美,弘扬正能量。(意近即可)

【示例2】我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理由是:①从环境描写看,故事发生在寒冷的除夕之夜,冰天雪地的环境描写带给读者强烈的凄凉感受;②从人物形象看,文中所有的人物都承受着生活的压力,让人感受生活的不易和沉重;③从文章主题看,本文表现了人性之善,也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不易。(意近即可)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情节。根据⑥——⑧段“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概括为:“我”遇见流浪汉收到祝福;根据⑩——⑬段“终于看到一家小饭馆”“问大过年的,饭馆能不能做,老板娘说,没问题”概括为:“我”找到饭馆顺利买菜;根据⑭——⑮段“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概括为:“我”返回医院途中与司机交谈。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1)先确定赏析角度为修辞方法。“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雪花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不停地下,下得久,下得大;“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表现了天气的寒冷;“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烘托出我内心的迷茫和感伤。

(2)确定赏析的角度为描写方法。“闪动着泪花”神态描写,结合上文“老伴儿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呢”可知,老伴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和关爱,内心非常感动;“好好活着”语言描写,结合上文“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可知,这是老伴除夕之夜对我真诚的希望和祝福,表现了“我”和老伴之间深厚的感情。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写法。本文以“我”买菜为线索布局谋篇,可以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文章写了“我”遇见流浪汉收到祝福,“我”找到饭馆顺利买菜,餐馆老板娘善良热情,“我”返回医院途中与司机交谈,得到理解和宽慰,这样安排,可以使情节集中,脉络清晰,浑然一体。在这个过程中,也便于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表现人性的善良,突出文章主题。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温暖的故事”与“凄凉的故事”皆可。

①温暖的故事:表现人心之善,赞扬人性之美。本文主要讲述了“我“”给重病住院的老伴买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见流浪汉,得到祝福;在饭馆买菜,感受到了餐馆老板娘善良热情;回去路上和司机交谈,得到理解和宽慰。处处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人性的善良。文章内容温暖人心,弘扬正能量。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②凄凉的故事: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不易。老伴重病住院,“我”和老伴除夕夜在医院度过,“我”为了给老伴买菜,过程艰辛;流浪汉在除夕夜用小铁桶涮“火锅”;司机讲述一位老大娘除夕夜回家过年的孤独;司机在除夕夜为生活奔波劳碌。文中所有的人物都承受着生活的压力,这些普通人生活得不易。故事发生在寒冷的除夕之夜,冰天雪地的环境描写带给读者强烈的凄凉感受。因此,这是一个“凄凉的故事”。

三、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4. 作文题目:

微微山风,像月下晃动的海浪,温和而柔软;秋日薄暮,像菊花点缀的香茗,恬美而芳醇。朋友的笑语,母亲的叮咛,如山泉欢唱,似细竹声声。心中有爱的人,总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请以“美好,从未缺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