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各校的月考已经基本结束了,家长们不管是拿到的具体分数,还是成绩等级,想必对于孩子的情况多少都有些了解了。分化已经成了考试成绩的常态,而彻底分化是这次考试反映出的最大问题,和平区某所公立初中,八年级中,有的班数学成绩只有12个70分以上的,有的班数学成绩却能有12个90分以上的;这只是学校自己出的月考试卷,又是八年级刚刚接触到数学难一些的内容,还是大多数家长都重视教育的和平区,这让谁能想到初中仅仅过了一年,同一所学校的孩子们之间的成绩差距已经天堑般的存在,这在之前是不可思议的。
七年级的数学除了中考不是重要考点的线段旋转以外,真的没有太多难点知识,但为什么仅仅过了一个暑假,刚刚八年级开学一个多月,孩子们之间就显出了明显的差距,这不仅是知识的差距,更是态度的问题,你怎么面对学习,成绩就怎么回报你,这也是Albert老师之前常说的,八年级虽然要学的知识考点不是最难的,但学的几何知识十分有助于训练逻辑思维,对于后面的中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综合一起的难题很有好处,所以初中数学拉开距离的不是大家所认为九年级的时候,往往是八年级的时候,而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化最严重的阶段,对于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否,就成了能否学好甚至是能否延续学习的最关键时刻,这点女孩子更加甚于男孩子,总是会把任何一点令自己“不爽的”小问题都归咎于学习压力上,久而久之,自我放松后的结果就成了必然。
八年级这个时间点,家长们真要密切关注下自己的孩子学习态度问题,而这个问题背后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并不相同,家长们若去解决前就要想好思路,因地制宜。
回归到现在的九年级,毕竟这批孩子不足一年就要直面中考。这次月考有的学校出得卷子较难,有的学校出得卷子简单,有的学校出得过于简单,所以校际间横向对比失去了意义,但对于孩子自身稳定性的分析,却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月考本身学校自身出题的特性,难免会有之前校内练过的题目会重现试卷上,所以孩子们只要把之前练过的题目掌握好,虽然不能考一个特别高的分数,但至少应该能考一个不太低的分数。
做过的题目不再出错,这关乎到孩子考试拿分的稳定性,是我们从今年6月份中考后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的中考,我们圈子辅导里面几个考了112、113分的孩子,差了几分没有达到自己的正常能力115分以上,确实是“输在了”稳定性上,虽然之前已经不断通过优化模型解题思路去让孩子们更容易熟练掌握,但发现在高压下,比如中考和模考考试上,甚至是上课回答问题时,孩子们又回换到自己之前习惯的思路上,而这之前的思路不一定不对,但是过程可能更繁琐,思路可能会绕弯,难免会出现过程错误或是半路卡壳,拿不到全部分数,这也就是差那几分的根源。
因为,我们不仅在强调模型学习时优化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还不断在优化孩子们的练习内容和方式,只是为了这个最难搞定的“稳定性”,因为这要与孩子多年养成的答题思考习惯抗争,还要让孩子们心理上能承受,而改变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海量刷题,但显然不少孩子是吃不了这份苦的,所以强化做题“稳定性”真是很不容易,这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之前Albert老师强调八年级练好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要不后面即使水平还好,可能稳定性上也容易出问题。
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强化模型分项训练时,已经在寻找采纳最典型特征的题目,集合孩子们容易辨认出并能记住的基础模型题目,然后在深入讲解模型存在的变形种类,最后强化训练模型综合题目,以便在考试答题中,首先能认出涉及的模型,方能再去采用最为合理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答题稳定性,让会做的题目能做对,这从前属于学生自我修炼的能力,但在现实紧张的竞争氛围下,我们也只好从学习知识的专业角度上去研究如何助力孩子们稳定性的提高,虽然这给我们圈子老师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基础特征题目和典型综合题目的双重选择。
这种调整在我们圈子辅导中已经展现了一定效果,在这次各校九年级月考中,已经有孩子拿到了120分的满分,这即使试卷出题再简单,面对整套卷子所有题目不犯一点错误,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不太能“感触”到的家长们可以看下,仅仅九年级试卷最后几道大题的答案,几乎都要写满一整张A4纸,这在考试时间压力下,试卷前后大小题目没有出现任何纰漏着实不易,说明只有稳定性的提高才能更有把握拿高分。
当然,一次考试的120分并不能完全表示稳定性已经“达到了”,因为稳定性是个动态变化的因素,会随着考试出题的难度变化或有起伏,所以120分并不是个常态数据,家长们不必苛求孩子们的分数,而是要重视会做的题目、多次做过的题目、重点练过的题目,力争在考试中逐步都不在出错,这就是稳定性的成功。
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目前不管是圈子培训的八年级,还是九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还处在多次做过的题目,还时而犯错的阶段,偶尔有些孩子还有会做的题目做错,同时也会有些孩子达到了重点练过的题目不再犯错的初期,所以说掌握稳定性并不容易,而目前孩子们各科学习内容都很繁多的情况下,不能海量刷题,想要通过相对少的做题量,获得稳定性,这需要孩子们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中九年级的孩子在中考压力下变得更加成熟,这点还好,八年级的孩子很多玩心太重,还在飘飘然状态,这点需要家长们引起注意。
综合来说,这次各校月考也仅是给学生们提了个醒,要检视自己的学习情况,所以不必太过纠结分数的高低,尤其是那些加群多的家长,不必拿自己孩子分数与外校的学生成绩相比后产生失落感,不是同一张卷子没有可比性,毕竟有的学校出题难一些,有的学校出题简单一些,甚至听说有的学校都没有举行月考。两周后的数学期中统考(不同区可能不一样),将会是检验孩子们阶段水平的一次考试,别管出题难易,稳定性强的孩子,优势可能会进一步展现。
作者得道Albert专注天津教育,寻求学业规划、转学择校、志愿填报、辅导培训等方面,欢迎交流咨询。
Ps. 得道数学是Albert老师在学业规划咨询之后,创建的一个培训圈子体系,借名“得道”,意在“取乎其理,道在其中”,目的就是探求题目的内在规律,掌握解题之道后,做出来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本文为得道Albert原创,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并关注。
作者其他文章,可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