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的一份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因其过高的难度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原定的90分钟考试时间被延长了20分钟,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此表示震惊。试卷中的题目不仅复杂,而且夹杂了成语和古文,这让不少学生在理解题意时就遇到了困难。这样的出题方式,显然偏离了小学教育的初衷。
首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在复杂的文字中迷失方向。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严谨、简洁明了的学科,过多的文字信息和文艺修饰只会让学生在解题时感到困惑。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出题者似乎在追求“逼格”,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面对这样的试卷,无疑会感到挫败,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倦。
其次,试卷的设计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改革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负担,但如果试卷难度一再攀升,实际上是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压力。
网友提到的“教研室人员人事不干,盲目增加难度”的现象,正是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教学虽为一个词,但却是“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教育者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学习体验,学习收获,学习成长,而不是一味追求“增加考题难”形式上的创新。
此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成绩,更不能只关注成绩排名。数学教育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就像“韦神”一样为中国航天航空事业提供实际学科学术支撑,从而引发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而不是让他们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正如有网友所言,“数学的本质是追求简约之美”,过度复杂化的试卷只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退。
最后,教育者和家长都应当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信心比单纯追求高分更为重要。考试的目的不是把学生考住、考倒,而是检验学期学习的知识点是否掌握,从而反映出“教与学”中还存在哪些不是,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并加以改进。
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升教育质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保持童真,享受探索的乐趣,而不是在压力中迷失自我。
衷心希望深圳小学数学试卷的难度问题仅仅是一次偶发事件,而我们真正要从教育理念方面进行一次深刻反思。
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寻找乐趣中健康成长”。
也希望大家参与进来,提供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