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对大家最近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的一种有效检验。虽说不是唯一,但也是种重要依据。
读小学那会,我们数学老师对大家要求非常严格。他说,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你们别以为考试后对答案,都对得上就能得100分,未必!
当时不理解老师这样说的意思,既然答案都对得上,怎么会不能得满分呢?
老师解释说,因为数学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忽略了就容易被扣分。比如说应用题最常见的,有单位的,一定要带单位。如果用方程解应用题,得先假设未知数。解方程一定要写一个“解”字,脱式运算不能一步直接写计算结果。这些细节没注意,都可以成为扣分的理由。这题丢0.5分,那题丢1分的,有十道题这样,你还能得多少分?
考试成绩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在意,生怕被“无辜”的扣分。有时候可能学生和家长觉得老师判断有误的话,还会据理力争向老师“讨回”该得到的分数,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
通常情况下老师比较少出现改错的情况。只不过有的老师评判比较严,有些比较松。
下图试卷中的列竖式计算,第3小题,就属于放得太松,竟然没有扣分。
6*6=26?(图片来自网络)
6×6 24=?孩子写的答案是60,这个确实没错,但是我看他竖式计算的时候6×6=26,后面一个竖式又写的:36 24=60。
显然在第一个竖式计算的时候,孩子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把36写成了26,但是老师并没有扣他的分数。
家长有点担心,这样评分放得太松了。这种问题不扣分,不给孩子指出来,以后在重要考试的时候,是要吃大亏的,相信过来人深有体会。
下面这位家长就更焦虑了。一起看看什么情况?
最近网上有家长发出的一段短视频中,有一道小学三年级的数字谜。
这题其实做错了(图片来自视截图)
老师打的对,但家长却不开心,甚至是焦虑。因为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违背了数学一条重要前提。这种分不能给孩子,给了就是在害他。
说起数字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同一道题中,相同的字母或文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难度比普通的计算题要难很多。
普通计算题由于数全部给出来了,所用到的知识点或技巧就少。但数字谜却需要多管齐下。数字谜却只给出了一小部分数字,因此会有很多种可能。就像我们走路一样,有很多条支路,看起来很像,需要去排除。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学生得出上图中的答案过程。C C=6,所以C=3;B B=B,所以B=0,A在百位,十位没有进位,结果的百位是6,所以A=6。把结果代入到竖立中,发现计算结果“正确”。
数字谜需要比较强的数感,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平常可适当做些相关题目,能提高数感,开拓解题思路。
这个答案真的没有错吗?看似满足题意,其实不然。
这题设计了一个陷阱,学生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多位数的最高位不能为0。竖式计算中的这个两位数,B在最高位,说明B不能等于零。所以这题的答案一下就被否定了。
因此可能C C=16,这样个位仍然是6,但前十位进了1,所以C=8;而此时的十位相加就变成了,B B 1=B(或10 B),由于这里的字母都是数字,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向百位进了1。因此实际上是:B B 1=B 10,可以推出B=9。这样A=6-1=5。
因此这题的正确答案是:A=(5),B=(9),C=(8)。
数字谜的魅力也在于,单看某一步,会出现多种可能情况,需要多步结合,得出唯一突破口。
问大家一道小学计算题:1.2 6.8=?我想大家会脱口而出等于8。但是老师却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叉。请看下图的列竖式计算1.2 6.8=8被打了叉。
家长看到后就纳闷了,好像没有什么不对啊。竖式运算小数点对齐,得到的结果是8.0。
但这题也没有说要保留小数点一位啊。平常大家不都是这样计算吗?
有网友觉得这题判得有点严厉。
但也有网友觉得8和8.0在数值上是相等,但精确度不一样。估计因为等式的右边写的是8,而不是写8.0,所以判错。
大家觉得这题是什么原因被扣分的?这题应该扣分吗?欢迎在评论中留下你的看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